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吴敬琏:利率频繁微调较为适宜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01
这个周末很不平静。被社会各界议论已久的加息之举终于在10月28日晚公之于众。消息“面世”之突然出乎多数人的意料,也引致有关各方的强烈关注和思考,评论访谈在周末的媒体上此起彼伏。

10月30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时报》创刊十周年庆典报告会上指出,尽管宏观调控非常必要,但要避免过分依靠行政手段,应善于运用总量手段和价格手段进行调控,以确保在降温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率。加息意味着试图更多地采用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比较多的频繁地微调是比较好的办法。

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吴敬琏先后四次谈及央行10月29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举措。

首先,在谈到去年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时,吴敬琏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总量调控措施的运用是有极为限的。其中,货币政策措施只是两次提高了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一直未动。东亚金融危机后多次降息,带来了两个消极的后果:第一,需求方面控制不足,比如,房地产业的需求并没有明显降低,但由于动用行政措施抑制了供给,从而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攀升。第二,存贷款利率由正变负,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已有一年是负数,由此造成储蓄存款增速的急剧放慢,最近9个月,储蓄存款增速少增了2000亿,同时,负利率使中低收入者的部分财富消失,拉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对居民的收入结构起到了不良的调节作用。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把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27个基本点,虽然幅度很小,但我认为,应该表示欢迎、表示拥护,”吴敬琏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试图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运用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这是今年以来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吴敬琏强调指出,运用利率杠杆调控经济时,最好按照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采用的办法,频繁地微调利率,而不是要么长期不调,要么一调就来一个大跨度的调升或是调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是短期调控,像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几乎是每天都应研究它的松紧力度,利率的调控当然不能每天进行,但也不能好几年都不动。所以,比较多的频繁地微调是比较好的办法。”

谈到全面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吴敬琏再次提到加息之举。他说,“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全面规划,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坚决执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所决定的各项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金融业,这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昨天央行的决定,除了调整利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深远的改革,就是放开了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走向利率的市场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最后,在回答与会者有关今后加息趋势的提问时,吴敬琏表示,调息之举从来都是很难预测的,一个方面是此举带有很大的策略性,各种经济因素随时都在变动,局外人士很难分析出台条件和判断出台时机。但是,“央行今后会更多地用常规手段来进行货币政策调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