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粮油市场2004年回顾及2005年展望(2)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24
十二、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平衡国内市场

上年除大豆和油脂外,基本上呈净出口的格局。由于国内减产、库存下降、供给趋紧,以及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2 0 0 4年粮食进出口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已成为净进口国。预计今年大米进口总量在8 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加5 0多万吨;大米出口总量l 0 0万吨左右,减少1 5 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小麦达8 0 0万吨,比上年增加7 5 0万吨;小麦出口低于1 0 0万吨,减少1 0 0万吨。预计全年出口玉米低于3 0 0万吨,比上年减少1 1 0 0多万吨。预计全年进口大豆约2 0 0 0万吨,比上年减少4 0 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油脂7 0 0万吨以上,比上年增加2 0 0多万吨。由于国内产需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加上明年的生产形势难以预料,因此明年国内粮食进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小麦进口量将下降,大豆和油脂进口量将大体维持今年水平。

十三、国内粮食供需矛盾缓解,但仍然偏紧

一方面,国内粮食增产,产需缺口缩小,目前国内粮食供给增强,库存比较充裕,进口粮食特别是小麦数量较大;另一方面,需求因退耕还林补助粮取消,饲料粮消费需求下降,口粮消费需求平稳。因此,就总量而言,今年产量加上进口量和动用一部分库存就能保证全年供给总量达到4.9亿吨,全年供需可以保持平衡;但从区域、季节和品种来看,局部地区、消费旺季和小麦、稻米品种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有的地区、有的品种还比较突出。

十四、政策扶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市场趋稳

2 0 0 4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了粮食生产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三补一减一保”的政策扶持措施,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这种政策措施还将在明年和今后两三年内继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粮食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产量实现大幅增加。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供给,缓和了供需矛盾,促使供需平衡、价格平稳。

十五、国家制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将继续对市场粮价起到关键性提升和稳定作用

为鼓励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制定了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政策提高了粮食价格,封闭了粮价的下跌空间,对粮价构成较强的支撑作用,估计这一政策还将继续实行,而且还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但可能对粮价的支撑力逐步减弱。

十六、全面放开市场,促进粮食流通,增强了市场平衡能力

2 0 0 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购销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明显减弱,收购数量继续有所下降;渠道增加、粮源分散、购销方式发生变化,促使购销趋于活跃、粮食流通顺畅,宏观调控和粮食平衡力度增强,但难度仍然较大。

十七、增储增收和轮换抛售政策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今年国内粮食增储增收和轮换补库对粮食供需和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上半年主要以轮换抛售为主,由于粮价上涨,国家为了抑制粮价过度上涨,大量轮换抛售储备粮,致使库存大幅下降;而下半年又主要以增收增储补库为主,由于库存抛售量大,补库的需求也大,新粮上市后,特别是小麦和早、中稻的增储补库需求较强,拉动价格上行;由于今年的增储补库尚未得到完全满足,因此后市增储补库仍将继续存在并延续到明年,但毕竟会比今年减弱。

十八、国家通过进出口政策平衡国内市场

上半年供需偏紧、粮价上涨,国家采取取消补贴、减免税费等措施以增加进口、控制出口来平衡国内市场,控制粮价过度上涨,今年政策调控几乎表现在所有粮食品种方面,尤其以小麦、大豆等表现特别突出,今后通过调节进出口平衡国内市场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进出口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会继续存在,不过有可能相对弱于今年。

十九、市场粮价已有很大涨幅再涨不易

上年l 0月特别是今年3月,国内粮价涨幅已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价位,从上年1 0月到目前,在一年多时间内,国内粮食价格经历了大幅上涨——小幅回落——再大幅上涨——再小幅回落——然后趋于相对高位平稳,呈逐步上扬、振荡走高、回归平稳的走势。从今年国内粮价走势来看,1~3月粮价呈上涨态势,3月份达到最高点;4—6月呈小幅回落走势,6月份为相对低点;7~9月呈小幅走高态势,9月份为相对高点;l 0—1 2月稳中有落。总的来说,前期粮价上涨时,几乎所有品种均同步上涨,但稻米最强,小麦、面粉次之,玉米最弱;后期粮价回落时,不同品种却有不同的走势,小麦、面粉和稻米回落幅度较小,走势较强,玉米、大豆、油脂回落幅度最大。目前小麦、面粉、稻米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与3月份最高价位相比,小麦、面粉价格下跌幅度在l 0%左右,稻米跌幅在1 5%左右;玉米原本就涨幅不大,但新粮上市后下跌幅度达到1 5%左右;大豆、油脂价格跌幅达到2 0%左右。国内粮价之所以出现上述走势,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粮食供需形势正处于供需关系转折的关键时期;其次是市场因素、多元因素、人为因素强弱变化的影响;再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另外就是国际市场的相互联动。由于秋粮丰收后国内粮食呈全面增产的态势产需缺口缩小,需求相对趋弱,供需形势明显转好,而且在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粮价的情况下,今后粮食价格再涨缺少减产、产需缺口扩大、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突出等因素的支撑,缺少市场环境和市场心理的烘托和推动,也缺少政策的继续强力支持。

二十、市场心理由高度看涨转向看稳看弱

今年3月份和夏粮收购价格的不断上涨,是在市场心理普遍看涨,看涨心理高度趋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目前看涨心理受到供给增强、需求平稳的压制,看涨心理明显弱化,市场普遍趋于看稳或看落,这对市场粮价的上涨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由于心理作用的驱使,市场在心理高度趋同的情况下,其购销存行为往往有过度表现,被无形放大,与供需状况不同甚至出现相反走向,如今年以来小麦、早稻的观望惜售心态和买涨卖跌的表现较为突出。

二十一、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支撑市场的因素有强有弱,但总体由强转弱

就国内而言,首先,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有较强的刺激拉动,对粮价有提升作用;但同时国家确定的宏观政策调控导向,对市场粮食需求和价格大幅上涨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其次,国家治理公路超载、超限及铁路运力不足,运输成本及运输难度增加,将加剧产销区的供需矛盾,引发销区粮价波动;但同时国家加强东北等产区的运输能力,集中调运粮食等重点物资,销区自给能力的提高,又减缓了产销区矛盾,有利于平衡国内粮食供需。再次,国内物价的上涨、能源的紧张、运输费用的提高,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和运输加工费用,有利提升粮食价格;但同时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市场监测反应能力的增强,以及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又有利于平稳市场粮价、降低粮食生产销售价格。就国际市场而言,全球粮食各品种产量均呈增产态势,库存除大米外均有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增强,而贸易和消费量平稳略降,国际市场粮价处于低位,大幅上涨动力不足,一些品种仍在继续下滑;另外,国际能源趋紧,石油价格暴涨,国际海运费用上升,增加了粮食运输成本,中国粮食需求量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增强。

二十二、后市粮价总体走势以稳中趋弱为主,间有小幅涨跌

综合上述因素,明年国内粮食市场总体形势应由强转弱,供需渐趋平衡,价格走势也应有所回落;但是因为国内粮食供需存在缺口,而且粮食供需平衡还需两三年的努力才能基本实现,特别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产销区仍然存在供需矛盾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仍将继续在高位子稳运行;目前国内粮食价格已处于历史次高价位,并且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粮价继续大幅上涨缺乏动力。明年供需平衡的根本点在于增加国内粮食产量,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适时进口粮食进行调节,另外还要增强国内粮食调控、平衡和监测、反应能力。具体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价格波动的幅度会不同,在明年粮食生产尚未定局前,在春节旺季和明年青黄不接时,特别是在产需缺口较大的地区,粮食供需矛盾可能相对突出,粮价仍然存在短期的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当明年粮食生产特别是夏粮和早稻生产基本定局后,粮食的供需形势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届时,粮价的波动可能较大。笔者预计,春节前后和夏粮、秋粮上市前后是粮食市场的敏感时期,各方应多加关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