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政策托起玉米多头行情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1-21

  本年度玉米市场节奏可能为短期弱、中期强、远期平,波动率低于上一年度。短期受新陈玉米供应压力拖累;中期政策性收储以及东北优质玉米比例下降将显著拉动市场;远期可能受到消费疲软和非美国产区进口的压制。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振,国内商品消费结束高增长的背景下,想要找到一个稳妥的多头品种实非易事。特别是豆类由牛转熊之后,农产品也整体萎靡。只有玉米或许是国内期货市场中唯一能够看到明确向上趋势的品种。虽然玉米供应量庞大,工业消费止步不前,但强大的收储预期足以铸就其上半个年度的牛市。

供需发生结构性变革

  通过对玉米产销区大量的考察调研工作,笔者深刻感受到玉米这个传统品种所发生的结构性变革。玉米消费逐步进入到高速增长时代的尾声,而供应上则由于每年大规模的改种,进口和替代的历史性增加变得愈发迅猛,连年耗库存的局面已经不再。

  产量方面,预计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000万~2300万亩,主要来自大豆改种,少量来自杂粮。估测2012/13年度国内玉米产量为1.80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400万吨,其中主要增产来自黑龙江、内蒙古的农场扩种。受寡照多雨、风灾虫灾等不利因素影响,以吉林为核心的黄金玉米带中轴区域出现明显减产,华北和西北玉米较好,而安徽偏差。

  消费方面,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总量较上一年度增加13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饲用消费方面的增加。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饲用消费量较上一年度增加1200万吨,恢复到1.12亿吨,因预期小麦玉米重新顺价,小麦替代量减少。由于母猪存量大,养殖利润变差,预计2013年生猪存栏增速放缓至2%~3%。预计2012/13年度国内饲用小麦消费量由上年的3500万吨下降至2500万吨,后期如果华北玉米消耗过快,小麦替代潮流或重现。

  预计2012/13年底国内玉米深加工消费量较上年度持平至微增100万吨,达到5900万吨。近两个月国际玉米价格大涨,国内玉米深加工下游产品的内销及出口依然没有大的起色。而且淀粉、淀粉糖等价格在前期库存低阶段急涨后,企业开机率一提高迅速价格下跌。饲用副产品近期价格下跌明显,压缩了企业利润。

  进口不确定性较大,暂时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进口量或在200万吨左右。进口前景较为依赖政策决定,主要是国家对南美、乌克兰等非美国玉米进口态度问题。一旦非美国产地进口途径完全畅通,中国仍有可能大量进口。因其他主产国玉米价格偏低,而国内企业有利可图。截止到11月初的2012/13年度,美国共向中国出口玉米91.75万吨,已发运75万吨左右。近几周连续出现中国洗船。

  继去年大丰收之后,国内玉米有望连续第二年实现库存的恢复性增长。预计2011/12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出现1700万吨以上的结余,帮助刚刚过去的市场年度国内期末库存从2300余万吨左右上升至约4000万吨左右。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期末库存较2011/12年度增加400万吨左右。如果后期小麦对玉米比价拉大时间较长,则可能达到紧平衡状态,年度无结余。

  从中短期上看,近弱中强的格局较为明显。

  短期看压力较大,主要来自陈粮库存压力,新粮上市压力以及小麦替代压力。陈粮库存压力主要源自三方面:一是华北陈粮结转数量较大,估测较上年同期总增量在300万~500万吨。以中粮等大中小贸易企业为主,因质量差,特别是霉变高而难以销售;二是东北陈粮,总增量预计在200万吨左右。新粮上市后南北港口库存较上年同期高出100多万吨,中小贸易商手中一部分囤粮销售不出去,同时深加工企业库存要高于去年;三是中储粮的政策性库存高,预计期初国储库存同比增加1100万吨左右。目前2011/12年度轮出工作仍没有完成,而进口玉米的轮出进度也较差。

  今年新粮上市压力也大于正常年份。华北新粮质量好,数量大,农民不惜售。所以上市以来价格大幅下跌。华北本地玉米较东北玉米入厂价格低约300元/吨,山东玉米入厂价格较北方港口东北玉米理论平舱价格低约200元/吨。南方港口河北玉米较东北玉米价格低约100元~200元/吨左右。华北玉米质量好,加上河北新上一些烘干塔(产区加港口),对南方市场也形成冲击,导致东北玉米无人问津。

  新粮方面,东北玉米分化严重。辽西玉米质量好,增产,但当前价格发南方无法顺价,港口观望停收;吉林玉米减产,质量差,深加工企业开秤少,农民不认卖,企业不敢收;黑龙江东部和西部、北部农场玉米按农场规定,此时必须收割整地,然后还贷,因此卖压较大。特别是德美亚品种大幅扩种,该品种虽然水分低,容重高,但硬度强,出粉少,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都不爱用。所以出货途径仍然有限,适宜期货套保。

  小麦替代在2011/12年度达到开创历史的高度,本年度预期明显萎缩,但会严重制约玉米。目前华北新玉米价格明显低于小麦,近一个月企业收购小麦成本已经普遍比华北新粮高出100元/吨~150元/吨左右。但小麦替代并没有迅速消失,主要是受到生猪的适口性制约,以及企业消化小麦库存,豆粕价高需要蛋白替代等因素影响。如果玉米价格过快上涨,特别是廉价的华北、西北玉米耗尽之时,小麦替代很有可能重燃。

  总体而言,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略有盈余或紧平衡,不存在明显的供应缺口。而预期消费整体增长缓慢,从而导致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小波动率市特征。这样现货贸易机会减少,行业可能面临进一步洗牌。

临储再现价格抬升政策托市场

  如果有什么因素能够对抗玉米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压力,以及宏观不振消费滞涨的不利局面,那只有托市政策了。今年政策动向似乎更早出现,10月下旬的政策传言便推升了玉米期货市场的快速反弹。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是,2012/13年度将继续执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其中黑龙江三等玉米收购价格2120元/吨(含烘干费),较上年提高160元/吨,吉林2140/吨,辽宁及内蒙古2160/吨;相邻等级差40元/吨;另补贴50元/吨收购费用;扣量比1比1.65。之后,另有消息称托市价格提高140元/吨。

  如果临储收购执行,处于无风险收储地位的粮库将全力抢收,直到收购价格超过托市价并出让一定收储补贴费用,并存在囤粮待涨的可能性预期。粗略计算,黑龙江的溢价边际大体在2150元~2250元/吨,按第三积温带以外运费约130元/吨以上计算(粗略设计倒短送中储成本与倒短送大型贸易企业铁路线成本相当),大型贸易企业租库或自有库点成本约40元/吨~50元/吨,到北方港口车板价格在2320元/吨~2430元/吨,交割成本大约18元/吨,及3060天利息等存储费用大体在12元/吨~30元/吨,则最终交割成本在2350元/吨~2478元/吨,即黑龙江三等玉米的1月份预期交割成本支撑在2350元/吨。

  如果今年收储政策符合预期,并且出台较早,则最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临储将低价粮多数吸走,造成适合期货交割的廉价粮供应不足,从而铸造强底。临储如果收购量较大,将直接导致年度玉米市场出现缺口,中期备库存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价格上涨突破近两年区间;临储如果收购量较小,即收储政策前后市场价格即过快上涨导致政策收不到粮,在收储期结束后有可能流通过剩局面。

  在政策强收储条件下,市场观望情绪会减弱,深加工及相关企业抢收意愿加强,有望在政策价格之上形成一定升水。春节前华北玉米将维持比价优势,更加快速上市,从而导致春节后供应能力不足,国内玉米市场重心或重回东北。而此间国储收购未完,市场难跌,看涨心态普遍,有可能春节后为价格上涨重心。收储期之后进入轮出周期,一旦消费无法消化高价格出现萎缩,则下半年有可能表现为慢熊,价格难涨亦难跌,囤粮企业亏掉利息成本。

  一旦价格过高,进口优势愈发显现,特别是南美、东欧等产区玉米一旦被中国政府放行,则有可能形成进口力量国内套保。同时,如果华北玉米及西北玉米过早消耗完毕,高价的东北玉米成为供应主力之际,小麦对玉米的比价优势有望重拾,小麦替代量可能迅速恢复,限制玉米的饲用消费量和价格上行趋势。

半年牛市半年慢熊投资须迅捷

  10月上半月,华北玉米企稳反弹,采购活跃,验证其筑底成功,也代表着东北玉米没有额外下跌空间。东北港口玉米在10月下旬筑底。前期政策传闻未出之时,陈粮新粮所有利空压力全部释放,大连期货1月合约在2300元附近也表现出较强支撑。后期收储临近,饲用玉米消费增加,市场难以更弱。

  预计本年度市场节奏可能为短期弱,中期强,远期平,波动率低于上一年度。短期受新陈玉米供应压力拖累;中期政策性收储以及东北优质玉米比例下降显现拉动;远期可能表现为消费疲软和非美国产区进口可能性压制。

  预期国内玉米市场年度波动空间在200元/吨~250元/吨,而大部分行情预期在2012年11月~2013年3月份走完,后面6~7个月将持续小波动率,十分不适合贸易操作,特别是不适于囤粮。

  基于以上判断,建议现货企业抓紧时机,在2013年4月份之前做好现货的周转,而期货投资者则以中短期逢低买入,远期逢高沽空的思维为主。目前最好的机会在于现货,现货商可以考虑在临储收购之前抢收低价的黑龙江农场粮,打1~2个月时间差,或者交割,或者交储,或者走贸易,利润前景较好。大型贸易企业可以加快华北玉米的贸易周转,在春节前后扩大经营量。同时可以考虑在期货上逢低买入弥补现货上采购量的不足,1月合约的入场点在2300元附近。另外还可以考虑买一卖五的正套操作。对于投机资金来说,玉米已经是当前市场几乎唯一有明显趋势的多头品种,可以作为对冲做多的工具。如果单边操作,则考虑逢低买入。从现货分析来看,5月合约时最为利多的品种,但升水过高,暂时放弃。而当前9月合约阻力最小,适宜投机资金买入。1月合约在2320附近入场拥有极高的安全边际,但是需要承受流动性差,离场难的风险,如果被套住,甚至可能接到德美亚现货仓单的危险。

  总体而言,玉米在未来5个月左右时间,虽然未必有大行情,但仍有明显投资机会,值得操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