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以来,安徽滁州市粮食局在县、市、区对三乡、九村、二十七户农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各地粮食局对今年午季小麦产购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地预测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预测
通过调查分析情况来看,一是党中央的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13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了10元,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天长市和定远县农民小麦种植面积增幅较大。二是滁州市今年基本上风调雨顺,虽受短期持续偏旱少雨的影响,全市大部分县市总结吸取去年的经验教训,将小麦“一喷三防”作为确保小麦增产和品质的一项关键技术,一些县市“一喷三防”药剂政府招标统一采购、免费发放、各村镇统一防治,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证午季小麦丰收打下基础。总体上看,滁州市大部分地区小麦增产明显,且较去年单产增幅较大。
综合各县、市、区的调查分析,今年滁州市小麦生产较上年总体上呈现五增的态势:一是种植面积427万亩,较上年的416万亩,增加11万亩,增幅为2.64%;二是总产预计160万吨,较上年149万吨,增加11万吨,增幅为7.38%;三是单产预计在375公斤,较上年343公斤,增加32公斤,增幅为9.33%。四是小麦种植成本增加。据调查,今年小麦每亩直接生产成本:种子50元,化肥150元,农药30元,人工机械200元,约合计成本为430元/亩,同比增加50元/亩,增幅为13.2%。成本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机收费用、化肥、农药价格有所上升。五是按照今年112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计算,亩产375公斤,农民种植小麦每亩毛利润约410余元。虽然人工成本和农资费用上升较快,但由于小麦收购价格提高和单产量的增加,今年农民种植小麦的收益经初步预测每亩要增加90元,计带动全市农民增收3.8亿元。
总体上看,虽然受到局部旱情影响,使得滁州市今年午季小麦少部分地区单产增加不明显,但是,由于滁州市小麦种植面积提高,例如:天长市、定远县、明光市等地农民减少了油菜和甜叶菊的种植,改种小麦。目前小麦长势良好,到收割前如没有大的灾害天气和病虫害影响,全市小麦总产将达到160万吨,创连续十年增产的历史记录。
二、市场行情预测分析
今年国家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从目前市场2012年陈小麦的收购价格看,白麦和混合麦每50公斤在118元上下,略高于最低收购价格。近几年我国小麦价格处于长期盘升态势,加大农民心里的价格预期。结合历年滁州市午季小麦的收购情况,由于小麦不易保管,农民没有存麦的习惯,又由于仓储和资金等多方面情况影响,对市场各方条件都有所限制,收购市场特征应以市场多元化多主体收购为主,滁州市130万吨流通量小麦集中上市,开磅价格预计在每百斤112-115元区间。因此,最低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大。上述原因,预计今年小麦收购价格为高开稳走,在每百斤112元上下振荡,价格走向将会以平稳为主。
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加大订单收购和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全方位优质服务,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收购小麦的优势依然存在。预计今年午季滁州市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小麦80万吨左右,比上年收购实绩77万吨有所增加,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最低价收购小麦60万吨,如不能托市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不会超过50万吨,如收购价格超过每百斤115元,将会出现新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