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综合利用可加速畜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促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焚烧、闲置等非综合利用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黑河市作为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黑河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透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旨在对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有所裨益。
综合利用现状
自2010年以来,黑河市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10年335.87万亩到2014年达1,483万亩,5年翻了4翻,占耕地面积的36.3%,基本实现了适宜种植地区全覆盖,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同时也产生丰富的玉米秸秆。据测算,每亩玉米可生产2000斤秸秆(干重),按照2014年全市的种植面积1483万亩计算,可利用量达到1260.5万吨。目前黑河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65%左右。
2013年黑河市玉米秸秆产量2160万吨,主要是通过现场焚烧、还田、青储饲料、生活燃料、闲置等方式处理。黑河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爱辉区、嫩江县、孙吴县50%以上的玉米秸秆进行了焚烧和闲置,综合利用率不高;北安市全部用于青储饲料和生活燃料;五大连池市、逊克县、北安除一小部分作为生活燃料或焚烧外,其余全部用于还田;而两个农管局,九三管局50%以上进行了焚烧和闲置,由于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40%用于直接还田,相对于九三管局,北安管局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基本用于还田和制作青储饲料;从整体看,2013年全市玉米秸秆处理方式,闲置、焚烧、生活燃烧占38%,如果有效利用,将会产生很高的附加价值。
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一方面,部分村镇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只是到了秸秆收获季节才开始抓。加上此项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难度,有时只能任由农民自由处理秸秆。另一方面,农民认识程度不深。一些地方和群众对秸秆的潜在价值以及就地焚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加上收获季节时间紧、农活多,比起综合利用的复杂操作,农民认为焚烧秸秆简便易行、经济划算。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秸秆综合利用新兴产业需要优惠政策扶持。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推广等一系列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但配套措施不健全,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二是财政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由于秸秆加工利用的季节性强,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大财力、物力,县级财政普遍困难,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较高,致使种植户和小型生产加工企业缺乏周转资金,影响了秸秆加工利用工作的大面积开展。
(三)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系统性研究不足,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技术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不够。此外,秸秆转化利用技术除要经过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外,还需要经过大量试验改进,并针对项目推广中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攻关,缩短技术成果的转化时间。
(四)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利用不普遍。成型的秸秆加工企业不多,秸秆回收、深加工利用率所占比重过低,企业为保证经济效益,选择在半径较小范围内收集秸秆,从而导致边远地区秸秆利用途径不多,缺乏有效的综合利用;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掌握较少,缺少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及编织、固化等投资少、易掌握、见效快的技术发展秸秆副业。
建议
(一)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各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广泛宣传,正确引导,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行政措施和技术措施到位。一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印发《通告》、刷写标语、制定乡规民约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及依法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多侧面、广角度地开展宣传活动,使秸秆综合利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活动。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将秸秆科学利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二)加强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秸秆加工企业落户,促进先行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增设补贴降低秸秆回收环节成本,鼓励农户积极收获秸秆,促成“秸秆收获-发送-回收”循环链。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的政策扶持为导向,农户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购置财政补贴比例,以大户带动农机化发展,推进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强化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秸秆深加工项目,积极引进沼气技术、机械打捆技术、产密度板和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展菌类种植、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等先进技术和产业,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帮助农民变废为宝,促进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向系列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四)加强资金支持。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政府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支持秸秆新技术开发。二是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尽快编制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三是各金融机构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加大对秸杆综合利用企业、秸杆利用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四是调动集体和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发挥其投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