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市场
12月18日,截至收盘,玉米期货上涨1美分到3.25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约收高2.75美分,报收411美分/蒲式耳;5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419.50美分/蒲式耳;7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426.25美分/蒲式耳。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市场坚挺上扬,因为中国恢复进口美国玉米酒糟粕,美国玉米出口需求良好,提振市场人气。玉米价格盘中创下7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批准先正达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后,美国玉米出口前景显著改善。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12月11日的一周里,美国2014/15年度玉米出口销售数量为693,500吨,比一周前低28%,比四周平均值低30%。不过该数据位于市场预期范围内。中国玉米库存创下13年来的最高水平,制约玉米市场的涨幅,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不会进口太多的玉米。
12月1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c1505合约,今日开盘价2395,收盘价2389,涨跌-3,最高2396元,最低2389元,结算价2391元,成交量29144手,持仓量139924手。
东北收储政策放宽之后,短期对产区影响不明显。据统计,东北现货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周度上涨20元/t。目前,吉林地区霉变现象严重可达到7%,黑龙江地区生霉粒接近10%。严重的霉变情况,使得优质粮源脱颖而出,后期价格将持续走高。按照临储价格折算,当前黑龙江地区30%水分、霉变在5%的玉米价格为1550元/t。临储收购态度之严,直接地控制收储节奏和数量。
华北产区价格稳中有降,市场缺少有利支撑。由于东北玉米价格现处于恢复阶段,导致华北粮价承压下行,各地区价格周度下降10元/t。虽然运输补贴政策取消,给华北玉米粮价带来一定竞争机会,但市场供大于求的稳定格局,养殖消费需求的低迷,迫使华北粮价持续下行。后期,新粮持续市场,华北粮价跌势难改。
南北港口价格持续下行。收储进度尚未加速,港口到货量仍对价格形成冲击。截至12月12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343.4万吨,较上周增加3万吨,比去年同期高75万吨。在港部分大型收购主体多以停收观望,导致港口玉米价格偏弱运行。近期南方港口到货压力较大,用粮企业心态谨慎,港口玉米成交价格继续小幅下滑。截至12月17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62.6万吨,较上周增加8.2万吨。港口进口玉米库存也达到22.7万吨。广东港口库存压力仍较大,港口贸易报价普遍下跌。
饲料成本:12月19日全国玉米、麸皮(出厂)、配合料(猪)均价分别为2.65元/公斤、2.1元/公斤、3.40元/公斤左右。养殖户拿到豆粕零售价4.04元/公斤,玉米、配合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0.9%。
二、玉米价格
12月19日国内部分地区玉米价格
收购价格
|
与昨日相比涨
|
水分
|
|
吉林长春
|
2120-2170元/吨
|
0
|
15%
|
辽宁沈阳
|
2140-2180元/吨
|
0
|
15%
|
黑龙江哈尔滨
|
2090-2110元/吨
|
0
|
15%
|
内蒙通辽
|
2170-2190元/吨
|
0
|
15%
|
山东潍坊
|
2220-2280元/吨
|
15%
|
|
河北石家庄
|
2200-2220元/吨
|
0
|
15%
|
河南郑州
|
2170-2180元/吨
|
0
|
15%
|
山西运城
|
2160-2180元/吨
|
15%
|
|
湖北武汉
|
2590-2630元/吨
|
0
|
15%
|
四川成都
|
2580-2650元/吨
|
0
|
15%
|
江苏徐州
|
2280-2360元/吨
|
0
|
15%
|
浙江杭州
|
2450-2480元/吨
|
0
|
15%
|
江西南昌
|
2490-2560元/吨
|
0
|
15%
|
湖南长沙
|
2560-2570元/吨
|
0
|
15%
|
港口玉米价格
港口
|
收购价
|
水分
|
容重
|
广东港
|
2420-2430元/吨
|
14.5%
|
710g/L
|
锦州港
|
2340-2360元/吨
|
14.5 %
|
685g/L
|
鲅鱼圈港
|
2340-2360元/吨
|
15%
|
720 g/L
|
三、行情预测
整体来看,当前政策和供需市场对现货价格作用不明显,短期国内将保持北涨难跌的市场格局。饲料企业采购动力不足,对南方市场各方主体心态形成明显压制。玉米市场伴随着诸多利空因素进入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