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市场» 正文

中国玉米定价机制改革与国际接轨就能降库存吗?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01-22

  本周一,是我国连盘玉米1701合约上市第一天,上市即跌停(1530元/吨)显示出市场对于2016年新作玉米继续看空的情绪。因此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和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均曾有过降低国内玉米价格的言论。前者认为,“关键是把国内价格降下来,能够顶住进口冲击”,后者则表示“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放弃顺价销售,尽快卸库”。然而,按照这个逻辑将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接轨就能够完成降库存的任务吗?我国业内一些资深人士却认为:没有这么简单与直接,上述观点有待商榷,就好比当初他们制定临储政策的想法与初衷美好的愿望一样。

  其一,中外玉米进口品质不同,未来进口很可能基于品质差异

  目前,中国进口乌克兰玉米最新2-4月船期报价在1500-1540元/吨,鉴于部分地区进口配额已经下达,国内买船踊跃。若如此前业内传闻,5月份以前中国玉米泄库4000万吨,拍卖底价1500元/吨左右,表面上看进口确实无利可图。然而,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临储玉米库存2亿吨中2012年产玉米超过1000万吨,2013年产玉米超过5000万吨,且大量玉米品质堪忧,与进口玉米相比可谓是“同价不同质”。

  其二,国内运输周转费用的“隐性成本”水平偏高

  除去品质因素外,运输周转费用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要素。暂且不论,按照往年惯例临储玉米竞拍完成后出库后一些额外费用(少则几时,多则上百),单按照新季玉米收获后由北方至南方的运输成本起码要150元/吨以上。为此,即便2016年秋季三等临储玉米收购价格1500元/吨,与国际市场接轨,其运输等隐性成本也将使得进口玉米依旧具有价格优势,这也是饲料业内目前的普遍看法,尤其是搞配方的技术人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上级部门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玉米库存庞大、品质恶化的严重形势,这一点可喜可贺。相关部门官员也屡屡发声表示,要把国内价格降下来(贴近市场),以顶住进口冲击;新库存不能再增加;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放弃顺价销售,尽快卸库;给农民合理补贴。然而,这种玉米定价机制“改革”能够解决库存问题吗?何况,因前期已经完成部分2016年船期买船,据JCI估算,2016年中国玉米、高粱、大麦、DDGS和木薯干进口量可能只是从4000万吨左右降至2500-3000万吨左右,对于每年新增5000万吨玉米库存的速度而言只能算是有所帮助。所以说,面对“降库存”这件事儿,我国政府尚未找到“治本”的根本方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