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中企在乌克兰砸下1个亿拼命种田,其实是为国内粮食安全助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3-03
  粮食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要知道,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因此部分粮食需要进口。
  媒体援引官方数据称,中国粮食进口量从2008年的4131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1.65万亿吨,同期粮食自给率从93.4%下降到80.9%,也就是说2021年中国人吃的粮食里有将近五分之一来自进口。
  不要以为这些进口的粮食,全由西方提供,事实上,有不少中企前往海外“种田”,再出口到国内。换句话说,这些企业助力国家,把粮食安全的掌控权始终拿捏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这些到海外种粮食的中企,河南黄泛区实业集团(以下简称黄泛区农场)是个典型例子。
  黄泛区农场之所以典型,不只是因为其扎根在近些年“麻烦”不断的乌克兰,还因为它把海外农业做得风生水起。
  简单来说,2012年,乌克兰国土资源部到河南访问,表达了邀请中国农业企业到乌克兰进行农场开发的意向,河南省农业厅推荐了黄泛区农场。第二年,黄泛区农场与乌克兰达拉集团合资成立中乌泛达农业有限公司。
  被邀请去开发,中企最初面对的可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而是条件艰苦的待开发之地。
  刚来前三年,通不了宽带,也没有3G手机信号,基础设施也需要大力修建,但种种难题,都没有“逼走”外派的员工。
  这是因为,乌克兰农业用地租金相当低,种植业平均利润超过20%,农业投入产出比较高,值得“大搞”。为此,这些年,黄泛区农场砸下超1亿元人民币努力深耕。
  到2016年,中乌泛达农业有限公司农作物总产量达到1.6万吨,同比增长66.3%。另外,因引进荷斯坦奶牛,优化饲料配方,提高了牛奶总产量和品质,使同年鲜奶产量达到3500吨。
  如今,黄泛区农场在乌克兰拥有8.7万亩土地,其中农业用地5.8万亩、森林2.9万亩,业务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进出口贸易等,公司总资产达到73.6亿元。
  从黄泛区农场的具体业务可以看出,其在乌克兰种植的农产品大多走进出口贸易,输送到国内。
  去年底,媒体报道称,黄泛区农场从乌克兰进口的首批大麦按期在天津港口通关入库,大豆、玉米、葵花粕等多种乌克兰优质农副产品的贸易手续已经准备完毕,将陆续按部署进口回国,进一步满足国内对进口粮食的需求。
  在这背后,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谷物(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比重不小。2021年,中国进口谷物中,来自乌克兰的比例达到16.4%,黄泛区农场等中企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在乌克兰,中企在海外更多地方种粮食,比如黄泛区农场在塔吉克斯坦开农场种玉米、小麦等,湖北农垦联丰海外农业集团及其合作团队在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推广种植水稻、玉米等,产量都是当地普通农户亩产的两到三倍,而上海中福集团曾斥资7亿澳元在澳大利亚建设一处甘蔗和高粱农场。
  这些海外生产的粮食,一部分卖给当地人或周边国家,更大一部分会输送到中国,为国家粮食安全“助力”。
  不过,海外农业并非没有风险,比如,乌克兰显而易见的地区“震荡”,给中企生产运输带来一定影响。
  农业项目前期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资金流动性问题,和黄泛区农场多次合作的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就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重整。
  这些中企在海外打拼,有时需要面临难以预料的人身风险和企业风险,当我们享受国家筑就的粮食安全格局,不该忘记他们也是负重前行的群体之一,同样值得瑞思拜,不是吗?
  参考资料:
  1.《乌克兰包农场,中亚种棉花,这个省在海外拼命种地》,非凡油条
 
  2.《黄泛区实业:把塔吉克斯坦的荒滩变粮仓》,河南广电全媒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