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抗灾有“期” 玉米“保险+期货”助河南长垣抗灾情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3-23
  在大商所的大力支持下,河南长垣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落地。本次项目实现赔付605.97万元,有效助力长垣玉米产业灾后恢复。长垣市政府计划在2022年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标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更好地保障农户的种植收入。
  2021年7月,河南遭受了特大暴雨灾害,位于豫东北的长垣市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强降雨带来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使全市大约10万亩玉米绝产,20万亩玉米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大商所的大力支持下,长垣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落地,本次项目由浙商期货牵头,南华期货、华融融达期货、华泰期货和大地期货等公司共同参与,太保产险河南分公司承保,累计承保玉米15万亩,保障现货5.7万吨,服务农户4608户,最终实现赔付605.97万元,有效降低了长垣农户的经济损失,在长垣市灾后产业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造助农样本推动玉米产业恢复
  据浙商期货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徐杨云涛介绍,由于本次自然灾害覆盖面积大、影响程度深,“7·20”暴雨期间及后续次生灾害造成大幅减产,初步测产结果显示,长垣市减产约50%,产量预计仅有历年的一半水平。由于已经承保的受灾地块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合规流程,该项目落地一度受阻,甚至存在无法进行的可能。
  最终,在大商所和长垣市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该项目成功出单。徐杨云涛表示,相较于鹤壁等重灾区,长垣受灾情况略好于其他灾区,但玉米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本年度玉米种植户损失惨重。依托本次收入保险项目,长垣农户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平均减少了大约10%生产损失。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项目运行期间,次生灾害影响持续发酵,部分地块的减产幅度也远超预期。在此情况下,长垣市政府全程监督,相关部门各方协调,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全力配合,项目团队还引入世纪国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垣市玉米生长情况全程监控,并配合县农业部门及保险公司开展实地测产。项目各参与主体积极推动,让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保障作用。
  徐杨云涛说,本次项目实现赔付605.97万元,有效助力长垣玉米产业灾害恢复。结合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的背景以及2021年收入保险开展情况,长垣市政府计划在2022年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标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更好地保障农户的种植收入。
  “目前,‘保险+期货’类项目中的收入险作为国内农业保险领域中保障效力较好的险种,可以同时保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两个要素,其使用标的公开、赔付合理,能够为参保者提供较为满意的保障水平,满足了部分农业生产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徐杨云涛表示,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剧烈,目前玉米价格高企,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若玉米价格发生下跌则会造成农户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农户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费,购买玉米收入保险,保障玉米种植收入,不论是产量减少或者是价格下跌,都能实现“跌多少赔多少”。2021年“保险+期货”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河南打造了一个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样本,为后期三部委农业保险在河南的试点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项目团队计划来年依托利用收入保险的平台,引入银行、基差收购和农资农具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河南农业风险管理的典范
  河南省农科院长垣分院党委书记,长垣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甘林江表示,特大的洪涝灾害给长垣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玉米种植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在太保产险、浙商期货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帮助下,长垣市15万亩玉米得到了收入保障,为全市4608户玉米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我种了10亩地,其中5亩地什么都没剩下,剩下的也减产了不少,所幸投保了太保产险的这个收入保险,否则连投入的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的邻居们也有不少投保收入保险的,不论是绝产的和减产的都赔了不少,这确实是个惠农助农的好项目。”其中一位受到赔付的参保农户对记者说。
  事实上,由于河南地区无政策性玉米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的长期缺位使得玉米产业无法有效管理自身风险。徐杨云涛表示,本项目作为在河南落地的首批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对河南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和树立自身保险风险管理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本次项目开展条件受限,部分风险管理工具和配套服务未能完全开展,希望2022年能在长垣继续开展收入保险项目,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打造河南农业风险管理的典范。
  在他看来,探索订单农业与期货、保险融合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日趋复杂,构建较为完善的企业供应链成为较为重要的环节,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已经可以将订单农业和“保险+期货”模式进行整合,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
  徐杨云涛坦言,过去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普及程度不够,农户接受程度较差;二是农业生产者规模普遍较小,缺少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三是农户缺少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履约率较难保障。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首先,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地逐步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专业知识和风险管理意识都有了一定的增强,因此推广订单农业的难度较之前有所下降。其次,风险管理工具为订单收购中可能的价格风险提供规避途径,可以减少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希望交易所拓展项目支持方向,鼓励更为市场化的运行方式。”他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