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CBOT玉米期货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刷新两个月来最高水平。随着减产炒作的持续发酵,CBOT玉米期货持续走强,八个交易日之内七日上涨,累计攀升9.02%。
此前,美国作物巡查Pro Farmer估计减产,加深了市场对全球玉米产量的担忧。Pro Farmer预计美国玉米单产料为每英亩168.1蒲式耳,玉米产量预计为137.59亿蒲式耳,这将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预测的每英亩175.4蒲式耳的单产预估和143.59亿蒲式耳产量预估。Pro Farmer作物巡查持续释放美国新作减产信号,由此引发的热议让市场人士纷纷对新作单产以及最终产量担忧增加。对此,格林大华期货玉米分析师张晓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6月以来,美国中西部玉米主产区持续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美玉米生长优良率处于偏低水平,截至8月21日当周,美玉米优良率为55%,低于去年同期以及过去5年平均水平,并为2012年干旱年以来第二低水平,市场对新作单产以及最终产量担忧增加。同时,FSA报告显示,有314.8万英亩玉米“弃种”。“虽然主产区有降雨预报,或将改善当前土壤墒情,但在接连调研巡查数据面前,市场更偏向更认同美玉米供需趋紧的观点,美玉米最终呈现偏强运行,存在较强支撑。”东兴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孙阳说。“减产炒作的持续发酵,推动CBOT玉米期货持续走强。”张晓君表示,CFTC最新报告显示,截至8月23日当周,基金持有的CBOT玉米期货净多仓为263243手,较前一周增加43114手,连续第四周增加,创下8周最高水平。天气升水推动CBOT玉米攀升至两个月高位,进口成本持续抬升。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8月29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382美元/吨,进口成本价为2982元/吨,带动广东蛇口港今日成交价上涨30元/吨至2880元/吨。受CBOT玉米上行带动,国内玉米期货也开始走强,但涨幅却不及CBOT玉米。据孙阳介绍,国内玉米产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天气的影响。与美国干旱不同,国内则是降水频繁、降水量大,导致部分区块出现籽粒不饱满,植株倒伏等现象。这一因素虽对连盘玉米利多,但是形成持续性强支撑的动力尚且不足。理论上目前属于传统的“青黄不接”时期,但实际上现货市场陈粮仍有充足供应,东北余粮在持续消耗。港口收购停滞,市场收购谨慎,贸易商持粮心态较强,实际成交有限。“事实上,国内华北、内蒙等产区的玉米丰产可能抵消部分减产影响,考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推广下的种植面积挤占,新作产量仍有微减预期,而农业部8月的供需报告分析则几乎未调整2022/2023年度玉米产量。在进口与替代的补充下,国内玉米市场供应无虞。”弘业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春雷分析称,目前需求端呈现分化,生猪养殖盈利回升,禽类持续盈利,存栏回升,整体饲料生产形势偏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458万吨,环比增长5.4%,同比下降6.8%。而深加工方面,深受疫情影响,行业开机率持续低迷,下游需求恢复较慢。陈春雷认为,整体来看,美国玉米的减产预期比国内要强,国内玉米由于产区天气分化受灾影响较小。在市场供应充足,且需求分化的情况下,新作季节性收割压力令内盘玉米上涨承压,因而呈现外强内弱的局面。“内外盘玉米期货联动上涨,目前呈现出外盘强于内盘的现状,未来CBOT玉米方面主要看降雨是否会对产量品质有实质性的改善,而国内玉米除产量形成外,需求端能否有明显改善也是要点。”孙阳称。在张晓君看来,虽然CBOT玉米持续上涨带动国内玉米期货被动跟涨,但国内玉米市场阶段性供给仍维持相对宽松格局。上周200万吨定向稻谷拍卖成交不到10万,叠加多地春玉米陆续上市且上量加大,阶段性供给相对充足。同时,下游企业持续消化库存,建库意愿平淡,维持刚性采购,下游消费短期难有起色,或限制盘面反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