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从“玉米”视角解读一号文件 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2-16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历年来作为“三农”的压舱石以及政策的导航灯,文件发布后便引起了市场的重点关注。

通读全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5次提到“玉米”,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第三部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笔者从“玉米”视角进行详细解读。

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解读: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抓好粮食生产至关重要,在保证种植面积稳定的前提下,从提高单产的角度去增产不失为一种办法。

关于单产提升工程,全国各省份也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努力,比如采取品种更新、培肥地力、土地耕喧、科学施用化肥及推广应用新技术等五项措施来保证玉米单产提高。根据农业部历年数据,玉米单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玉米单产从2001年的313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后的421公斤/亩。

粮食单产提升是个长期工程,相信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广泛推广,未来玉米单产还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0年以来,玉米临储库存清零,玉米市场步入“后临储时代”,伴随下游需求的规模扩张和供给端大环境的动荡不安,玉米供需缺口近年来处于较高水平,单产的提升工程从长远看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填补玉米供需缺口、满足国内需求至关重要。

扩大主粮的成本和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一号文件指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鼓励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

解读:国内三大主粮是水稻、玉米、小麦,在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更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除了直接从面积和单产方面提升外,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保证农户的种植收益也非常重要。

关于扩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其实早在2019年就已经提到了,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业保险一定要搞好,财政要支持农民参加保险,并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就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一号文件指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

解读:为了适当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国内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在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为了既能保证大豆面积扩展又不影响玉米的面积,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比较合理的政策。

2022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到了相关内容,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

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一号文件指出,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解读:近年来,大豆、玉米的生产者补贴差额是关注点,关系到农户是选择种植玉米还是大豆。适当的变动补贴差额,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确保完成扩种某个粮食品种的任务。

从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大豆的补贴差额看,2014~2018年大豆补贴连年上涨,玉米补贴持续下降,大豆、玉米补贴差额上涨到2018年的295元/亩。可以说大豆靠补贴逆袭,2019年大豆面积增加2000万亩,2020年大豆面积增加1500万亩,过去几年东北大豆抢走玉米面积4000万亩以上。不过后来随着玉米种植效益的回升以及大豆补贴的适当下调,玉米播种面积2021年增加了2000万亩。

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一号文件指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解读:抓粮食生产未来要重点靠单产增加,然而种业的振兴又是影响单产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是粮食生产大计。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选择,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补上产需缺口,只能在增量上做努力,在科技上求突破。(原文刊登于2023年2月16日粮油市场报三版,特约分析师赵楠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