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油菜籽产购市场情况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今年武汉市油菜籽产购情况总体上好于上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由于油菜籽市场已放开,收购主体不断扩大,多渠道参与收购,虽然价格竞争激烈,粮食购销企业仍积极主动地做好油菜籽收购工作,力争多购快销。
今年武汉市油菜籽产购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油菜籽播种面积和总产的增长幅度较快
据粮食部门调查,全市今年油菜籽播种面积105万亩,比上年增长17%。比全国平均增长2.1%高出近15个百分点,比全省播种面积减幅8.2%,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预计产量8.02万吨,比上年增加9%,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3%的水平。
二、油菜籽品质提高,双低优质油菜籽所占比重上升
在油菜籽生长期间,气候适宜,阳光充足,未受恶劣天气影响,长势良好。从收购的油菜籽看,籽粒饱满,含油率高。优质双低油菜籽占总产的比例已达到70%以上。
三、在收购方式上,订单收购的数量增加
据粮食部门预计,今年可收购2.91万吨,占产量的36%。截至6月3日止已收购1.69万吨,约为预购的60%。油菜籽是新洲区传统农产品,也是近二年俏销品种,与粮食市场疲软相比,国内油料市场需求旺盛,加上该区生产的油菜籽质优价廉,上海、浙江等地大中型油脂加工企业与之合作的意向十分强烈。在油菜籽种植之前,就与农民签订合同,明确了价格意向和购销承诺,油菜籽一上市就抓紧收购,掌握了收购的主动权。在全市粮食企业已收购的1.69万吨油菜籽中,80%是由新洲区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而他们收购的80%是订单收购的。在做好收购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做好销售工作,边购边销,货畅其流。该区粮食购销企业,今年已收购1.33万吨油菜籽,已经如数装船销售给江浙一带的油脂加工企业,实现了购销数量与效益同步增长。
为了做好今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粮食部门一改坐等上门收购的官商作风,把收购任务分配到各个收购站点,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例如,黄陂区粮食购销公司计划收购油菜籽0.2万吨,每个收购人员1万公斤,完成任务,月工资才能发放,使收购人员任务明确,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极大的调动收购积极性,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与农民衔接收购数量,帮助整晒脱粒,及时收购,受到农民的欢迎。往年收购油菜籽时,农民往往是用油菜籽兑换菜油,而今年全市没有兑换一斤菜籽,全部是直接收购,这是由于油价低,油菜籽价格高的调节所致。
四、油菜籽收购价格呈现由低到高逐步攀升的趋势
近两年来,由于我国食用油进口实行配额管理,有效地抑制了食用油盲目进口,江浙沿海以及省内油脂加工厂都需要购进大量油菜籽加工食用油来满足市场需求,价格受市场需求的拉动,行情一直看好。油菜籽的收购价格由开秤的0.75元/斤左右,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就攀升到0.85元/斤,有的地区甚至达到0.90元/斤以上。目前,武汉市食油市场菜油零售价2.6元/斤,按每百斤菜籽产出菜粕55斤,价格0.32-0.50元/斤。菜籽出油率按33%计算,菜籽收购价在0.75-0.85元左右为宜,扣除菜籽加工费0.16元/斤,收购人员工资、收购资金利息、运杂费0.09元/斤。粮食购销企业可以做到随行就市,购得进、销得出,经营有利。
五、油菜籽市场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年武汉市各涉农区的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油菜籽收购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市场管理的措施,筹集收购资金,还组织工商、粮食、物价、质监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小组,深入油菜籽收购第一线,指导工作,巡回检查,防止收购市场出现抬价抢购的混乱局面。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湖北省分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