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提高的油菜籽含油量达世界首位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陈锦清在国际上首次从光合产物分配的角度,提出了利用反义PEP基因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技术路线,据此育成的反义PEP超油油菜新品系,含油量最高达52.82%,经查明是国际上含油量最高的甘蓝型油菜。去年12月29日,这一研究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一般为40%左右。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油料作物品质,提高含油量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从1995年起,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陈锦清为主的课题组自行构建了反义PEP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途径,将反义PEP基因导入油菜基因组,相继获得了多批反义PEP基因油菜植株。育成的“超油一号”含油量达47.4%,超高油“超油二号”含油量高达52.82%,含油量均比受体品种提高25%以上,从而打破了我国长江流域油菜含量在37-43%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我国油菜种子含油量的突破,开创了油菜高产育种的新途径。
经农业部审批,以陈锦清为主的课题组已完成了反义PEP基因超油油菜的中间试验,正在进行环境释放试验。据介绍,这项科研成果在浙江省已获技术转让费300万元,组建了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成果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一般为40%左右。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油料作物品质,提高含油量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从1995年起,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陈锦清为主的课题组自行构建了反义PEP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途径,将反义PEP基因导入油菜基因组,相继获得了多批反义PEP基因油菜植株。育成的“超油一号”含油量达47.4%,超高油“超油二号”含油量高达52.82%,含油量均比受体品种提高25%以上,从而打破了我国长江流域油菜含量在37-43%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我国油菜种子含油量的突破,开创了油菜高产育种的新途径。
经农业部审批,以陈锦清为主的课题组已完成了反义PEP基因超油油菜的中间试验,正在进行环境释放试验。据介绍,这项科研成果在浙江省已获技术转让费300万元,组建了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成果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甜菜粕准予退税的批复
一周热点
- 2021-03-02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增长,对我国装运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国玉米酒糟粕周报:天气改善,产量恢复,玉米酒糟粕价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2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4万吨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获完成25%,产量上调
- 2021-03-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现货玉米市场下跌
- 2021-03-02玉米缘何强势上涨?资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当周国际粮油期货涨跌一览表
- 2021-03-01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显示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952亿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