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幅下降 国内市场压力暂缓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植物油,在3、4、5月份本应出现年内第一个进口高峰期,然而,海关的统计数据却表明,今年前4个月,广东省进口食用植物油9.45万吨,价值339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下降22%和8.9%,不少品种还有较大幅度下降。

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广东省进口豆油2.89万吨,下降18.9%;进口棕榈油2.17万吨,下降65.2%;进口菜子油和芥子油1.06万吨,下降42.5%,主要食用植物油进口全面下降。

进口价格上升是前4个月食用植物油进口较为明显的变化之一。今年前4个月豆油平均价为每吨376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棕榈油每吨329美元,上涨30.5%;菜子油和芥子油每吨430美元,上涨17.4%。在进口食用植物油品种方面,棕榈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主,加工贸易则以豆油、菜子油和芥子油为主。同时,数据显示,剔除去年与今年春节所在月份不同的因素影响,今年3、4月份,广东省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进一步下滑。

今年年初,根据有关政策,食用植物油税率均有大幅下调,豆油、棕榈油、菜子油和芥子油关税配额内税率由9%至40%统一下调为9%。照道理,关税税率的下调应会刺激食用植物油进口的增长,但缘何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不升反降?

究其原因,今年的配额4月份下发,去年的配额已上缴,1—4月正是配额青黄不接的时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量的增加。加之今年以来印巴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自3月份以来,印度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量订购棕榈油,导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价格大幅上升,当前每吨棕榈油达到375美元,加上运费、24.15%的综合税率以及其他费用,进入国内的每吨棕榈油的成本价为4100元人民币,而同期国内的市场价仅为4000元,因此,极大地影响了棕榈油进口。

同时,国家对豆油、菜子油进口施行新的管理规定,要求进口食用植物油时,必须由供货商提供本国公共卫生部门出具的食用转基因产品对人身体无害的证明,并向中国农业部申请批准证书,国内进口商凭农业部发放的有效标识书向进出口商检部门申请允许进口证明后,方可进口豆油及菜子油。因此,国内一些中、小进口商都对豆油及菜子油进口望而却步。据反映,7月份国家还有可能出台进口上述两种食用植物油必须提供国内卫生部的批准进口证明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进口管理力度。

专家分析,近期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相对平稳,除棕榈油价格上涨外,豆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价格变动不大。进口食用植物油的减少将有利于炼油厂消化国内积压,缓解大豆等产品进口产生的市场压力。4月份配额下发后,进口会有一定程度增长,但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国内供榨油用油料作物供应充足,加之对转基因产品进口新的管理规定出台,预计4月份以后的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不会大幅增长,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压力不会加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