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菜籽油走俏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菜籽油不是低质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籽总产量增长两倍多,菜籽油已占世界食用植物油总量的20%以上,仅次于大豆油。这个时期,正是初加工菜籽油在中国消费市场上占有率下降的时期。
  在中国消费者远离菜籽油的同时,国际菜籽油产量却在增加,原因何在?原来,国际上迅速增加的菜籽油生产所选用的是与传统菜籽品种不同的双低油菜籽,即低芥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此外,为了改善油品质量,菜籽油还向降低芥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提高油酸、亚油酸含量方向改良。在品种改良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油菜籽含油量已达44%, 而中国长江沿岸种植的价格与之相同的油菜籽含油量只有40%,油品在芥酸等涉及口感、营养的指标上差距则更为明显。
  由于原料改良,目前国际上菜籽油日渐走红。但此菜籽油非彼菜籽油,只有品质好、价格低的菜籽油才能在国际食用油市场上立足。
  菜籽油行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生产菜籽油的过程从种植油菜开始,所产生的肥田作用、间种收益、副产品收益和对饲料业的推动等一系列效应,对整个经济影响巨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已开始重视菜籽油产业的发展。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利用自身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种植自己首先培育出的高品质、高产量的双低油菜,在产品品质提高的同时,价格迅速下降。在国际市场上这两国生产的菜籽油参考豆油价格定价,已成为豆油的重要替代产品。与国产菜籽油相比,国际菜籽油价格要低近30%。
  对于中国菜籽油行业来说,油菜籽价格与国际持平或略高,但出油率低、品质差,油价高于国际市场,只有菜籽饼粕价格比国际市场稍低,由此造成近3年来中国菜籽饼粕出口量大增。
  中国菜籽油也有国际竞争力
  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菜籽油产业的价值,正在有计划地推动其发展。近年来,中国油菜生产迅速发展。推广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种植,不仅促进了农村加工业、饲养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田轮作次数和农民收入,而且涵养了水土。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食用油的消费和食用油的种类都呈增长趋势,这给中国菜籽油的发展赋予了国际竞争力。
  由于中日两国地理上的临近,日本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正通过JICA 项目积极增加从中国的菜籽油进口。除了距离造成的成本更低之外,还可以用近海小船装运,成本低,操作灵活。1万吨和10万吨的油船其运输、装卸、搬运成本迥异。此外,中国菜籽油还没有基因污染,这也很有竞争力。
  目前欧洲对花生和芝麻的需求上升,中国的花生和芝麻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销售。如果增加花生和芝麻的出口比例,也可以为菜籽油让出更多的国内市场空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浙江省分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