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预计我国下年度油料油脂价格将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今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预计产量持平略减

  ●1~6月份,我国油料进口减少,油脂进口增加,油粕出口增加

  ●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受国内供给下降以及国际市场影响,上半年国内油料、油脂价格回升

  ●秋油上市前,国内油料、油脂价格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行情以及国内进口情况



上半年我国油料进口减少

  据海关统计,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25.8万吨,同比减少45.5%;进口油菜籽47.1万吨,同比减少67.8%。大豆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转基因大豆进口速度;油菜籽进口减少主要是国际市场油菜籽供给偏紧,价格较高,进口加工无利可图。另外,上半年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花生出口36.6万吨,增加5.3%;芝麻出口4.4万吨,增加21.9%。

  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96万吨,同比增加12.3%。其中,进口棕榈油84.9万吨,同比增加14.3%,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棕榈油配额量较大,二是在价格和加工品质上有优势;进口豆油7.3万吨,同比增加51%;进口菜籽油1.8万吨,同比减少48.9%。

  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豆粕59.6万吨,去年同期是5.1万吨,增长幅度很大,主要是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需求较旺;累计出口菜粕10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主要是国内资源量减少。



今年我国油料产量预计持平略减

  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在2.3亿亩左右(不包括大豆和棉籽),大约增长4.6%。分地区看,主产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品种看,油菜籽面积大约增长5%,向日葵籽将增长15%左右,花生、芝麻、胡麻籽的种植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据花生主产区河南和山东两省农业部门反映,今年两省花生种植面积不会大幅度增加,估计保持上年水平或略有减少。

  今年夏收油菜籽减产幅度较大。据6月底对全国夏季粮油生产情况的统计,预计夏收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大约减少100万吨,减幅达10%左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大部和西南地区东部持续阴雨寡照,油菜灌浆进程缓慢,籽粒重下降,适时收晒也受到一定影响。调查显示,此次降雨对湖南、湖北、安徽的油菜生产影响较大,产量和品质普遍下降,当地有关部门预测,有可能减产20%以上,不利于农民增收。

  由于油菜籽减产较多,预计全年油料产量保持上年水平或略有下降。



国内外油料油脂价格回升

国内市场

  受有关政策因素影响,1~6月份,国内大豆价格波动上涨。1月上旬至3月上旬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国产大豆上涨幅度为3.2%,进口大豆上涨幅度为7.8%(以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为例);随后又有所回落,国产大豆回落幅度为3.6%,进口大豆为2.9%;3月20日至5月底又持续上涨,国产大豆涨幅达14.2%,进口大豆达12.2%;6月份,进口大豆陆续到港,价格出现回落。从目前来看,今年新产大豆上市前,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除了进口到岸情况外,还有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势,7月份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此因素影响。

  今年夏收油菜籽减产幅度较大,国内资源量明显减少,企业抢购,农民惜售,收购期间价格上涨,并高于上年同期。据有关方面调查,今年全国各地油脂厂的收购价由初期每500克0.85元涨到末期1.07元,上涨幅度超过20%。

  1~6月份,山东威海花生批发市场二级花生仁价格保持上升趋势;1~5月份,河南濮阳粮食批发市场二级花生仁价格持续下滑,6月份出现回升;1~6月份两地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就威海市场来看,6月份每吨价格为3800元,比上月涨14.3%,比上年同期低1.9%;濮阳市场每吨3030元,比上月涨12.4%,比上年同期低10.9%。

  1~6月份,国内油脂价格波动比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油料价格、国际市场油脂价格以及国内进口关税配额发放程度等。1~2月份,豆油、菜油价格基本上是上升趋势;从3月份对油脂配额发放消息的炒作到4月份配额正式下发,价格基本上是下降趋势;5月至6月上旬,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再次回升;6月上旬至6月下旬,又出现下降;6月末,原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又带动国内价格再次上涨。从目前看,秋油上市前,国内油脂价格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变动情况和国内进口形势。

国际市场

  据监测,1~6月份,国际市场主要贸易品种大豆、豆油、棕榈油价格基本上持续上涨;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前三个月下降,后三个月持续上涨。6月份,美国海湾地区大豆出口离岸价每吨1639元,比上月涨3.7%,比上年同期高8.2%;鹿特丹油菜籽到岸价每吨1749元,比上月涨6%,比上年同期高7.1%;花生仁(鹿特丹)到岸价每吨5844元,比上月涨14.6%,比上年同期低19.4%;豆油(荷兰港口)离岸价每吨3650元,比上月涨6.4%,比上年同期高37.3%;菜油(荷兰港口)离岸价每吨3752元,比上月涨5.2%,比上年同期高23%;花生油(鹿特丹)到岸价每吨5222元,比上月降1.7%,比上年同期低8%;马来西亚棕榈油(欧洲市场)到岸价每吨3403元,比上月涨10.1%,比上年同期高63.2%。预计2001/2002年度后几个月主要品种价格仍将坚挺。

  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巴西和阿根廷货币贬值、农民惜售致使上半年全球大豆出口可供资源减少;美国农业部和德国《油世界》预测,2001/2002年度全球油籽和油脂供给偏紧,期末库存下降。



预计下年度油料油脂价格将涨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02/2003年度全球油籽(即油料,下同)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度高515万吨;压榨量达2.71亿吨,比上年度高671万吨;贸易量达7300多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00多万吨。由于全球消费增长快于生产增长,2002/2003年度末油籽库存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为3293万吨,是1999/2000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从我国需要进口的主要品种看,预计大豆产量1.89亿吨,增加566万吨,主要是南美大豆生产增长;预计大豆压榨量为1.64亿吨,增加587万吨;年度末库存量2937万吨,减少116万吨。油菜籽产量35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8万吨;压榨量3319万吨,减少71万吨;年度末库存量164万吨,减少12万吨,是1998/1999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上述数据说明,2002/2003年度全球油籽特别是油菜籽的供给略显偏紧,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预计2002/2003年度,全球油粕产量1.88亿吨,比上年度增加526万吨;贸易量6100多万吨,有所增加;消费量1.87亿吨,增加529万吨;库存量541万吨,有所减少。

  由于大豆压榨量提高,预计2002/2003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将达创纪录的9351万吨;消费量达9331万吨,增加194万吨,主要是豆油和棕榈油消费增长;期末库存将下降到705万吨,减少14万吨,是1998/1999年度以来的最低点。 (粮油市场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