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植物油状况及展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虽然一些主要生产国干旱导致油籽减产,但预计2002/03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耗量创新高,并且预计产量提高。棕榈油和豆油增产超过抵消其它植物油减产。预计全球植物油贸易量创新高。预计植物油价格比2001/02年度价格低位(过去10年来最低)上扬约25%。预计加拿大菜籽油产量大幅下降,由于西加拿大遭受旱灾,压榨厂运营量只占加工能力的一半;预计2002/03年加拿大油菜籽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但预计加拿大豆油产量接近历史最高,并且预计豆油出口量小幅提高。植物油和蛋白油粕是油籽压榨后的副产品。植物油产量跟油籽原料供应密切相关,特别是大豆和油菜籽。美国农业部预计2002/03年度全球油籽产量从2001/02年度3.23亿吨下降为3.18亿吨,由于棉籽、油菜籽及花生产量跌幅超过抵消大豆和葵花籽增产幅度。
一、全球:预计2002/03年度全球食用油产量创新高达9300万吨,支撑来自于植物油产量增加为9180万吨,水产油产量保持稳定为120万吨。植物油生产比率如下:豆油为32%、棕榈油为28%、菜籽油为13%、葵花籽油为9%,剩余包括棉籽油、花生油、椰子油、橄榄油及棕仁油。预期豆油、棕榈油及葵花籽油产量增加超过抵消油菜籽油减产。
预期2002/03年度植物油供应量跟2001/02年度持平,因为期初库存量下降抵消增产造成的影响。但是消耗量经过连续19年增长后,将继续增长2%,由于中国、印度和美国消耗量提高。预期期末库存量大幅下降,比5年平均值减少16%,支撑来自于近期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但预计2002/03年度欧盟豆油和棕榈油价格分别低于1994/95年度最高位606美元/吨和1997/98年度最高位601美元/吨。贸易量稳定增长,主要由于将主产区植物油运往人口较多的地区。主产区通常位于大型农业生产地区。整个亚洲地区生活水平提高给全球贸易增强提供了支撑,因此尽管价格大幅上扬,但预计2002/03年度全球植物油贸易量创新高。
二、豆油:全球豆油约占植物油1/3的比率,虽然自从90年代初棕榈油增产以来,豆油地位减弱,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商品。预计2002/03年度全球豆油产量增加约4%,豆油主要出口国大豆压榨量提高。因此全球豆油的供应量从2001/02年度3130万吨增为最高水平3240万吨。全球豆油贸易量约占植物油贸易量的1/4,预期增加11%,由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出口增强。预期印度和伊朗进口需求保持强劲。预期全球豆油期末库存量减少16%,是自从1998/99年度以来最低,支撑来自于预测价格大幅上扬。
预期美国豆油产量小幅提高,将创新高达860万吨,支撑来自于压榨利润稳定、大豆供应充足、其它竞争性植物油供应量下降增强了豆油的需求。预计国内消耗量小幅增强为787万吨,由于最终用户减弱了价格相对较高的菜籽油和棕榈油消耗。预期出口量小幅下降为109万吨,但比10年平均值高25%。预期美国豆油期末库存量急剧下降为74万吨,支撑来自于美国农业部10月份预测2002年农场价格为0.19--0.22美元/磅,相比2001/02年度平均价格为0.17美元/磅。
预期2002/03年度巴西豆油产量大幅提高为525万吨,支撑来者于巴西雷亚尔相对美元和欧元贬值,并且大豆供应量创新高。由于巴西雷亚尔相对美元汇率贬值了75%,国内农产品及生产成本的价格大幅提高。由于大豆相对其它作物所需的化肥及杀虫剂消耗较低,因此大面积玉米和小麦转种大豆。在巴西由于对大豆执行的关税优于豆油和豆油,并且国内压榨加以限制,因此豆油产量和出口受阻。预计2002/03年度巴西豆油出口量小幅提高为200万吨以上,相比5年平均值为150万吨。
自从1990年以来阿根廷年度豆油产量增加了近2倍,现在占全球豆油总产量的14%。预期2002/03年度阿根廷豆油产量创新高为400万吨,阿根廷比索贬值导致国内豆油价格上扬。但是生产者可以选择储存大豆来预防通货膨胀,从而导致贸易量低于过去几年。由于豆油和豆粕的出口关税相对低于大豆,因此阿根廷大约70%的大豆在国内压榨,大部分豆油和豆粕被出口。预计2002/03年度豆油出口量增加约30万吨为400万吨,从而使得阿根廷豆油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9%。豆油出口的增强是由于中国和印度植物油进口提高。
预计2002/03年度欧盟豆油产量创新高为320万吨,由于大豆压榨量增加。自从爆发疯牛病后,禁止使用动物肉骨粕作为牲畜饲料,豆粕的需求量大幅提高。预期欧盟大豆进口量创新高为2000万吨,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预期2002/03年度欧盟国内豆油消耗量为180万吨,预计出口量为200万吨。虽然欧盟的出口被许多进口国家所采购,但是预期俄罗斯是欧盟豆油最主要的买家。
三、棕榈油:自从1990年以来全球棕榈油产量增加了约2*1/4倍,由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扩大。预计2002/03年度(10月/9月)全球棕榈油产量比2001/02年度增加2%为2480万吨。90年代后期以及20世纪初棕榈油产量增长速度大幅减弱,由于棕榈树再植速度减慢并且树龄偏高导致单产下降。预计供应量跟2001/02年度类似。预期消耗总量增加90万吨,主要由于印度和中国消耗量增加。因此预期期末库存量将下降到自从1997/98年度以来最低。
经过90年代早期至中期产量大幅提高后,预计2002/03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保持稳定。90年代棕榈树种植面积快速扩大,2000年和2001年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由于经济衰退。同样预期单产下降,压力来自于马来西亚遭受干旱并且一系列农业经济方面的因素。预期2002/03年度出口量保持稳定,但是国内消耗量小幅增加。预计结转库存量下降为90万吨,约占全球棕榈油库存总量的30%,远低于5年平均值110万吨,支撑来自于预期2002/03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上扬为350-450美元/吨。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预期2002/03年度棕榈油产量为840万吨,比1997/98年度产量520万吨增加63%。产量增加主要由于乡村安全保障改善、收获面积提高、棕榈树播种面积扩大并且单产提高。近期棕榈油行业投资甚微,大部分棕榈油加工公司推迟了扩张计划,由于预期国内政治以及经济环境将得以改善。预计国内棕榈油消耗量为290万吨,相当于人均消耗量为11公斤/年。毛棕榈油总产量约65%被出口,预计2002/03年度出口量稳定约为550万吨。毛棕榈油及其副产品出口关税为3%,RBD棕榈油、RBD棕液油以及毛棕液油将增加1%的附加税,保持不变。
四、菜籽油:菜籽油是全球第三大植物油,自从1990/91年度以来全球菜籽油产量增加了近50%。预计2002/03年度全球菜籽油产量下降10%,主要由于油菜籽供应量下降。供应量下降限制了全球菜籽油的消耗量和贸易量。菜籽油价格将远高于豆油,这将给最终用户构成压力。一些收入提高的国家菜籽油消耗改变的趋势有限,由于有加贴标签的限制并且菜籽油有利于健康。欧盟最主要的植物油是菜籽油。估计2002/03年度欧盟菜籽油产量为370万吨,约占欧盟植物油总量的25%。预期欧盟菜籽油消耗量小幅增加为340万吨,远高于5年平均值310万吨。预期2002/03年度出口量小幅增加为30万吨,但远低于1998/99年度最高记录出口量80万吨。
五、进口国:历史上印度植物油的消耗量约占全球的12%,预计2002/03年度印度国内植物油消耗量小幅增加为1090万吨。相比较1998/99年度印度植物油消耗量为920万吨。其中棕榈油消耗量为33%、豆油为25%,花生油为15%,菜籽油为11%,棉籽油为5%。预计2002/03年度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估计进口量为590万吨,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6%。预计棕榈油和豆油进口量大幅提高分别达到370万吨和200万吨。进口量增加是由于印度北部、西北部以及中部干警雨季降雨量低于往年。虽然市场年度后期作物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一些邦政府已经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短缺,市场上一些植物油的价格已经上扬。
预期2002/03年度中国植物油进口量增加为340万吨,高于2001/02年度进口量270万吨,高于5年平均值250万吨。预期棕榈油和豆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为230万吨和50万吨。进口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均消耗量提高、2002/03年度产量下降、并且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易于进口。预计国内消耗量持续增长,2002/03年度达到1400万吨,支撑来自于人口稳定增长并且收入提高。但是预期国内植物油产量小幅下降为1050万吨,由于油籽供
一、全球:预计2002/03年度全球食用油产量创新高达9300万吨,支撑来自于植物油产量增加为9180万吨,水产油产量保持稳定为120万吨。植物油生产比率如下:豆油为32%、棕榈油为28%、菜籽油为13%、葵花籽油为9%,剩余包括棉籽油、花生油、椰子油、橄榄油及棕仁油。预期豆油、棕榈油及葵花籽油产量增加超过抵消油菜籽油减产。
预期2002/03年度植物油供应量跟2001/02年度持平,因为期初库存量下降抵消增产造成的影响。但是消耗量经过连续19年增长后,将继续增长2%,由于中国、印度和美国消耗量提高。预期期末库存量大幅下降,比5年平均值减少16%,支撑来自于近期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但预计2002/03年度欧盟豆油和棕榈油价格分别低于1994/95年度最高位606美元/吨和1997/98年度最高位601美元/吨。贸易量稳定增长,主要由于将主产区植物油运往人口较多的地区。主产区通常位于大型农业生产地区。整个亚洲地区生活水平提高给全球贸易增强提供了支撑,因此尽管价格大幅上扬,但预计2002/03年度全球植物油贸易量创新高。
二、豆油:全球豆油约占植物油1/3的比率,虽然自从90年代初棕榈油增产以来,豆油地位减弱,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商品。预计2002/03年度全球豆油产量增加约4%,豆油主要出口国大豆压榨量提高。因此全球豆油的供应量从2001/02年度3130万吨增为最高水平3240万吨。全球豆油贸易量约占植物油贸易量的1/4,预期增加11%,由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出口增强。预期印度和伊朗进口需求保持强劲。预期全球豆油期末库存量减少16%,是自从1998/99年度以来最低,支撑来自于预测价格大幅上扬。
预期美国豆油产量小幅提高,将创新高达860万吨,支撑来自于压榨利润稳定、大豆供应充足、其它竞争性植物油供应量下降增强了豆油的需求。预计国内消耗量小幅增强为787万吨,由于最终用户减弱了价格相对较高的菜籽油和棕榈油消耗。预期出口量小幅下降为109万吨,但比10年平均值高25%。预期美国豆油期末库存量急剧下降为74万吨,支撑来自于美国农业部10月份预测2002年农场价格为0.19--0.22美元/磅,相比2001/02年度平均价格为0.17美元/磅。
预期2002/03年度巴西豆油产量大幅提高为525万吨,支撑来者于巴西雷亚尔相对美元和欧元贬值,并且大豆供应量创新高。由于巴西雷亚尔相对美元汇率贬值了75%,国内农产品及生产成本的价格大幅提高。由于大豆相对其它作物所需的化肥及杀虫剂消耗较低,因此大面积玉米和小麦转种大豆。在巴西由于对大豆执行的关税优于豆油和豆油,并且国内压榨加以限制,因此豆油产量和出口受阻。预计2002/03年度巴西豆油出口量小幅提高为200万吨以上,相比5年平均值为150万吨。
自从1990年以来阿根廷年度豆油产量增加了近2倍,现在占全球豆油总产量的14%。预期2002/03年度阿根廷豆油产量创新高为400万吨,阿根廷比索贬值导致国内豆油价格上扬。但是生产者可以选择储存大豆来预防通货膨胀,从而导致贸易量低于过去几年。由于豆油和豆粕的出口关税相对低于大豆,因此阿根廷大约70%的大豆在国内压榨,大部分豆油和豆粕被出口。预计2002/03年度豆油出口量增加约30万吨为400万吨,从而使得阿根廷豆油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9%。豆油出口的增强是由于中国和印度植物油进口提高。
预计2002/03年度欧盟豆油产量创新高为320万吨,由于大豆压榨量增加。自从爆发疯牛病后,禁止使用动物肉骨粕作为牲畜饲料,豆粕的需求量大幅提高。预期欧盟大豆进口量创新高为2000万吨,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预期2002/03年度欧盟国内豆油消耗量为180万吨,预计出口量为200万吨。虽然欧盟的出口被许多进口国家所采购,但是预期俄罗斯是欧盟豆油最主要的买家。
三、棕榈油:自从1990年以来全球棕榈油产量增加了约2*1/4倍,由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扩大。预计2002/03年度(10月/9月)全球棕榈油产量比2001/02年度增加2%为2480万吨。90年代后期以及20世纪初棕榈油产量增长速度大幅减弱,由于棕榈树再植速度减慢并且树龄偏高导致单产下降。预计供应量跟2001/02年度类似。预期消耗总量增加90万吨,主要由于印度和中国消耗量增加。因此预期期末库存量将下降到自从1997/98年度以来最低。
经过90年代早期至中期产量大幅提高后,预计2002/03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保持稳定。90年代棕榈树种植面积快速扩大,2000年和2001年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由于经济衰退。同样预期单产下降,压力来自于马来西亚遭受干旱并且一系列农业经济方面的因素。预期2002/03年度出口量保持稳定,但是国内消耗量小幅增加。预计结转库存量下降为90万吨,约占全球棕榈油库存总量的30%,远低于5年平均值110万吨,支撑来自于预期2002/03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上扬为350-450美元/吨。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预期2002/03年度棕榈油产量为840万吨,比1997/98年度产量520万吨增加63%。产量增加主要由于乡村安全保障改善、收获面积提高、棕榈树播种面积扩大并且单产提高。近期棕榈油行业投资甚微,大部分棕榈油加工公司推迟了扩张计划,由于预期国内政治以及经济环境将得以改善。预计国内棕榈油消耗量为290万吨,相当于人均消耗量为11公斤/年。毛棕榈油总产量约65%被出口,预计2002/03年度出口量稳定约为550万吨。毛棕榈油及其副产品出口关税为3%,RBD棕榈油、RBD棕液油以及毛棕液油将增加1%的附加税,保持不变。
四、菜籽油:菜籽油是全球第三大植物油,自从1990/91年度以来全球菜籽油产量增加了近50%。预计2002/03年度全球菜籽油产量下降10%,主要由于油菜籽供应量下降。供应量下降限制了全球菜籽油的消耗量和贸易量。菜籽油价格将远高于豆油,这将给最终用户构成压力。一些收入提高的国家菜籽油消耗改变的趋势有限,由于有加贴标签的限制并且菜籽油有利于健康。欧盟最主要的植物油是菜籽油。估计2002/03年度欧盟菜籽油产量为370万吨,约占欧盟植物油总量的25%。预期欧盟菜籽油消耗量小幅增加为340万吨,远高于5年平均值310万吨。预期2002/03年度出口量小幅增加为30万吨,但远低于1998/99年度最高记录出口量80万吨。
五、进口国:历史上印度植物油的消耗量约占全球的12%,预计2002/03年度印度国内植物油消耗量小幅增加为1090万吨。相比较1998/99年度印度植物油消耗量为920万吨。其中棕榈油消耗量为33%、豆油为25%,花生油为15%,菜籽油为11%,棉籽油为5%。预计2002/03年度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估计进口量为590万吨,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6%。预计棕榈油和豆油进口量大幅提高分别达到370万吨和200万吨。进口量增加是由于印度北部、西北部以及中部干警雨季降雨量低于往年。虽然市场年度后期作物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一些邦政府已经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短缺,市场上一些植物油的价格已经上扬。
预期2002/03年度中国植物油进口量增加为340万吨,高于2001/02年度进口量270万吨,高于5年平均值250万吨。预期棕榈油和豆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为230万吨和50万吨。进口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均消耗量提高、2002/03年度产量下降、并且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易于进口。预计国内消耗量持续增长,2002/03年度达到1400万吨,支撑来自于人口稳定增长并且收入提高。但是预期国内植物油产量小幅下降为1050万吨,由于油籽供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甜菜粕准予退税的批复
一周热点
- 2021-03-02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增长,对我国装运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国玉米酒糟粕周报:天气改善,产量恢复,玉米酒糟粕价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2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4万吨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获完成25%,产量上调
- 2021-03-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现货玉米市场下跌
- 2021-03-02玉米缘何强势上涨?资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当周国际粮油期货涨跌一览表
- 2021-03-01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显示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952亿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