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战代价惨重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天天旺大豆色拉油(5升)从36.5元降到33.2元,福临门食用油(5升加400毫升)从43.9元降到41.9元,天天旺食用调和油(5升)从38.9元降到36.9元,元宝牌从33.9元降到33.8元,金龙鱼维A油从40.9元降到39.9元……记者在苏果各大社区店看到,近日十几个品牌的食用油的价格牌纷纷由绿变黄(黄色表示促销降价),和上个月不少食用油价格小幅度回升形成对比。

   厂商联手促销食用油

   从时间上分析,食用油的价格走向,似乎和非典疫情的发展不谋而合。是经销商故意囤油,还是另有隐情呢?福临门南京分公司的张经理向记者澄清道,其实这次促销是和超市方面共同协商确认的。食用油属于“敏感商品”,在超市与超市的竞争中属于重点商品,随着非典疫情的好转,大型超市的人气回升,有必要进行促销活动。而另一方面,食用油本身就是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厂商双方都有需求,所以一拍即合。至于两个月里油价的差额,张经理说,问题出在原油上。

   原料进口影响市场价格

   记者从粮油部门了解到,我国目前生产大豆色拉油的毛油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早在二三月份时进口大豆就被大型油厂垄断,中小油厂原料供应紧张,停工待料;3月初又听到大量大豆到港消息,一些油厂开始停产观望,豆油市场供应量有所减少,所以引起4月份价格小幅度增长。而进入4月份,国内4月船期大豆到货140万吨,5月船期大豆达到2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到港量巨大,随着各油厂的陆续开工,国内豆油产量急剧增长,所以5月份豆油出现价格下跌,也在意料之中。另一方面,4月份有大量棕榈油集中到港。由于棕榈油与豆油和棉籽油有600~700元/吨的差价,棕榈油的大量入市,力促市场价格的整体下跌。

   另外,由于国产油菜籽4月底5月初即开始收获上市,将直接会对国内油脂行情构成威胁。

   食用油价格战成常规武器

   除了原油的影响因素,金龙鱼南京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又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说,4月份原油到港,直接受到影响的应该是180公斤装的散油,对瓶装油的影响并不会非常大。

   拿金龙鱼为例,按照非官方估计,金龙鱼在南京的市场占有率在50%左右,能有这么大的占有率说明金龙鱼公司的发展已比较完善,既有的价格体系不会那么容易地就被到港原油影响。这种分析对于其他已形成规模的品牌也应该适用。此次降价幅度较大的其实是一些市场占有率不高,企图用价格激活市场的企业。说白了还是食用油行业里司空见惯的价格战。

   从利润上分析,目前,食用油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到10%,就算是大型厂家利润也已经相当低,那些成本高、规模有限的小品牌,在价格战中一次次失血。老百姓买油时觉得只是便宜一两元,可对于厂家来说损失很可能就是上亿元。

   这位负责人庆幸地说,虽然金龙鱼也有少数品牌加入这次促销,但是幅度很小,降价品种也不多。可以说在一次次的竞争中,金龙鱼目前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价格竞争的行列,走上了品牌战略的道路。这种结果也是众多食用油品牌最终想达到的目标。

   目前,国内食用油的两极分化在日益加剧,最后熬出头的才是赢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