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食用油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1-01

    进入5月份以来,我国食用油市场走势低迷,并且一直在震荡之中,价格起伏不定。食用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共分四个阶段。首先是我国5月初食用油市场批发价格的快速回升阶段。主要原因为4月底“非典”疫情引起全国性的粮油零售市场居民采购热潮,市场短暂的零售价格与销量波动的滞后作用,以及“五一”节前食用油厂商为保证市场供应进行的大量采购,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5月初我国批发市场食用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第二为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初的食用油市场价格迅速回落阶段。五一节后的零售市场恢复稳定,居民因家中存有有一定数量的食用油购买量大幅度的减少,同时厂商完成“五一”供应后也大大减少了食用油的采购,形成了市场需求不旺,交易的清淡,价格下滑的局面。第三是5月中旬的食用油价格震荡整理阶段。第四5月中旬末食用油价格再度稍稍上涨。以下笔者将详述我国各种食用油的具体走势。

    豆油市场:自5月份以来我国豆油市场人气不旺,走势低迷,价格在震荡中走低。

    (1)4月下旬至“五一”放假期间随着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一轮迅猛而短暂的食用油抢购风潮,豆油市场价格随之出现大幅上涨。黑龙江、吉林、大连、京津地区、石家庄、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地的二级豆油价格分别很快从上月底的价格5900、5900、5850、5850、5850、5850、5850、5880、5700元/吨涨至五一期间的6100、6100、6050、6050、6050、6050、6050、6080、5900元/吨,均上涨了200元/吨。而黑龙江、辽宁、京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的色拉油价格也分别从上月底的价格6100、6100、6050、6050、6050、6050元/吨迅速涨至五一期间的6400、6400、6350、6350、6350、6350元/吨,各地色拉油价格均上涨了300元/吨(以上价格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五一”假期之后至5月中旬初豆油市场价格进入回落阶段。 五一”假期结束后,抢购停止,市场趋于平静,食用油采购高峰过去,市场需求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低于正常状态,豆油价格随即回落,但5月上旬末价格仍高于4月中下旬的水平。到了5月13日黑龙江、吉林、大连、京津地区、石家庄、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地的食用油市场二级豆油价格已跌至6050、6000、5900、5850、5850、5800、5800、5850、5800元/吨,下降幅度在50~250元/吨之间。黑龙江色拉油价格比较坚挺,没有发生变化,辽宁、京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的色拉油价格也分别跌到了6100、6040、6030、6030、6000元/吨,价格降低幅度在300~350元/吨之间。

    (3)5月中旬为我国豆油市场价格的震荡整理时期。进入中旬后豆油市场虽然价格稳定,没有再发生变化,但市场需求后劲不足,减少迹象已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大豆进口速度的缓慢,除沿海自身有进口大豆能力的厂家压榨生产外,众多油厂只能进行精炼生产,使市场供给的毛油数量也开始紧张。以及进口豆油的压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制掣作用保持了市场的平静,使市场处于价格的震荡整理的过程。

    (4)5月20日左右豆油市场价格再度出现上涨局势。主要因为很多精炼油厂的生产已经受到毛豆油货源供给不足的限制和采购成本增大造成色拉油价格的上涨。据笔者掌握的情况,目前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的色拉油成交价格分别涨到了6120、6060、6100-6150、6060、6100元/吨。

    菜籽油市场:5月份以来,菜籽油市场与豆油市场的走势相同。5月初价格的上涨、上旬末至中旬初价格的下跌、中旬市场的平稳震荡三个过程。

    月初,安徽的二级菜籽油价格由上月底的5850元/吨上涨到605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则由上月底的6100元/吨上涨到6250元/吨;江苏的二级菜籽油价格由上月底的5850元/吨上涨到610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则由上月底的6100元/吨上涨到6300元/吨;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的二级菜籽油价格均由上月底的5900元/吨上涨到610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则均由上月底的6150元/吨上涨到6300元/吨。

    上旬末中旬初,安徽的二级菜籽油价格跌至590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跌至6150元/吨;江苏的二级菜籽油价格跌至595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跌至6200元/吨;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的二级菜籽油价格均跌至5950元/吨,菜籽色拉油价格跌至6200元/吨。二级菜籽油、菜籽色拉油价格分别下跌了150和100元/吨。

    5月下旬我国菜籽油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没有发生变化。

    棕榈油市场:尽管5月份我国棕榈油市场在进口数量较大,货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而且还主要受到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弱势影响,但是最终还是在国际棕榈油市场强劲上涨的带动下,我国棕榈油市场终于还是摆脱了今年以来棕榈油价格连连下滑的走势,经过反复震荡还是伴随着国际市场的快速上涨而呈现了缓慢上扬的趋势。

    5月份国际棕榈油市场受到国际市场豆油走强、印度棕榈油进口关税减让政策使棕榈油市场需求旺盛、马来西亚棕榈油的预产因干旱得到怀疑及其出口数量高于预期和库存大幅下滑等多方面的影响,使5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价格出现强劲上涨了行情,24度棕榈油港口FOB价格到5月上旬末则从4月底的412.5美元/吨涨到了427.5美元/吨,上涨了15美元/吨,到5月21日24度棕榈油FOB价格已经高达442.5美元/吨,较上旬末又上涨了15美元/吨。

    5月份国内棕榈油市场并没有完全跟随国际市场价格强劲上涨而上涨,而是在低迷的国内食用油市场影响下,5月上旬各地棕榈油价格只在以下区间反复震荡。上海4700~4750元/吨之间,天津在4720~4760元/吨之间,深圳4700~4750元/吨之间,青岛4800~4850元/吨之间。5月中旬开始逐步震荡上行,到5月中旬末各地价格分别达到了以下价格。上海4900-4920元/吨,天津4880-4900元/吨,连云港4850-4870元/吨,张家港4880-4900元/吨,宁波4900-4930元/吨,厦门5050元/吨左右,广州4980-5000元/吨,青岛4900元/吨。

    预计在我国进口大量大豆和豆油情况下,国内市场豆油需求不旺,国、地储食用油在前期完成了补库后大量的轮出,将使我国后期食用油市场后期走势持续低迷,价格有可能在后期走出今年的新低。具体市场走势分析如下:

    一、后期进口大豆源源不断到达我国各港口,引起豆油产量增长

   (1)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220.85万吨,较3月份的186.4万吨增长18.5%。创下了我国单月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新记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000年8月份的189万吨。同时比5月初预计的60万吨提高了60万吨,今年前4个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61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78.90万吨大幅增长118.7%。

    (2)虽然到5月中旬我国大豆的进口速度缓慢,只进口了83万吨左右的大豆,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我国5月份后期进口大豆将运达25~28船,计140~150万吨,5月份进口大豆抵达港口总量将达到200~230万吨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预计本月未来几天,将有17船进口大豆抵港,据此计算五月份总进口量将为200万吨。原来预测5月份抵港的部分大豆将在6月初抵港。

    (3)国家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报告数据称,中国2002-03市场年度将进口大豆1650万吨,但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国内大部分分析师认为进口量将4月底预计的1850万吨降为1800万吨。

    (4)目前,我国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数量已经增大,进口商开始加大分销进口大豆数量,因此各地的大豆压榨生产陆续得到恢复,豆油的产量和市场供给量将会立即膨胀,使豆油市场价格继续受到压制,后期豆油市场走势将更加低迷。5月中旬以后,进口大豆已经开始集中到达我国各个口岸。如天津港口在近日将有两船大豆到港,其中一名为爱普生(EPSONPRADRER)的货船运载60000吨美国大豆,买家是北京汇福公司,并且已经有4万吨左右的分销意向;另一船名为福利玻(FLIPPER)的货船从新加坡转港,运载60100吨阿根廷大豆,买家是天津正大公司。5月16日,宁波有19000吨左右的巴西大豆到港,船名为MFARUK,收货单位为金光食品,到港价CIF 262USD/吨;5月18日另一船进口大豆到港,船名MILITOS,收货单位是南通宝港油脂,数量8000吨,产地美国,到港价CIF 259USD/吨。5月24日防城港将有一船进口大豆到港,数量约为57120吨左右,船名为"丽娜"。烟台港5月21日有一船数量是59383吨的巴西大豆,船名BESTORE,收货人是益海烟台公司,目前烟台港进口大豆库存大约18500吨。广东近期进口大豆也源源不断到达。

    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大幅增大且目前开始进入上市旺盛时期,加上巴西国内运输问题也开始缓解,将使后期国际市场价格下滑。预计6月份预计南美大豆到达我国口岸将保持在230万吨,没有异常情况发生,预计后期我国大豆市场将开始由强势高位震荡转入弱势震荡下滑阶段,从而带动食用油市场的进一步低迷。

    二、豆油大量进口,继续促使食用油市场价格走低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进口豆油8.0095万吨,1-4月份共进口豆油31.3708万吨,同比增加389%。在5月份将进口到港15.9万吨豆油。庞大数量的豆油进口,终将会带动国内豆油以及其他食用油市场的疲软和价格的进一步走低。

    三、后期食用油市场需求不旺,将使食用油市场疲软

    (1)今年我国豆油生产与进口将有100多万吨的过多剩余。近两年来,我国食用油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大幅度增长,进口豆油和我国的大豆压榨能力却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豆油对市场供给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今年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本年度我国压榨豆油43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09万吨;本年度进口量将达150万吨,较上年度进口增加113万吨;本年度食用需求4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80万吨;本年度总需求预计为465万吨,较上年度总需求增加86.5万吨。而本年度豆油的结余量为115万吨,上一年度却动用了储存的库存豆油近22万吨。

    (2)市场提前购买,只是库存转移到消费者家中,后期市场需求降低。4月底5月初已经结束的食用油抢购风潮又将我国后期食用油市场的一部分未来需求量提前买到家中存放,在市场上体现的需求量提前至当前实现,但并未真正消费。因此,后期一段时间内食用油需求将相对减少。

    四、油菜籽短缺局面将因我国丰产马上会明显得到改观,将推动豆油、菜籽油市场价格下跌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通过对西南、华中及江浙油菜籽等主产区进行的调研,分析预计我国今年油菜籽总产将达到118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27万吨,增幅达12%。本年度油菜籽市场新增供给量将达到1280万吨(含100万吨的进口油菜籽),较上年增长197万吨,增幅达到18.2%。目前,国内各地从南往北油菜籽开始陆续上市,并开始收购油菜籽的省市有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收购价格较开始略有上升。但是,随着后期大量油菜籽上市和厂家马上就会出现收购资金不足、短缺问题,两者同时作用就会使市场出现农民抛售、送货上门、厂家欠货款问题。油菜籽产量的大幅度增产必将促使菜籽油供给增大,使国内豆油及菜油市场走向低谷时期,价格再次出现下滑。

    五、油菜籽丰产,保证下一年度的菜籽油的充裕,抑制食用油整体价格上扬

   去年油菜籽产量大幅减少,使2002/03年度菜籽油的总供给少于总需求100.5万吨;而2003/04年度的总供给量将达到438万吨,比总需求的433万吨多5万吨。菜籽油供给量的充裕无疑会使后期食用油市场价格下行。

    六、国际食用油市场价格的走强,遏止我国食用油市场价格下滑

    今年以来,国际食用油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而近期出现了快速强劲上涨又将使得我国使用进口豆油的精炼成本加大,将阻止国内市场的食用油价格的下降。进入5月10日以后,伴随美国芝加哥市场豆油价格的上涨,南美豆油对中国的CNF报价也跟随上涨,到5月份的19、20日,六月船期南美豆油对我国CNF报价为553~558美元/吨,较4月底5月上旬的510~515美元/吨的价格上涨了30-48美元/吨左右,其到港完税成本为5800~5840元/吨,等于或高于沿海地区油厂的二级豆油价格。

    七、国内棕榈油需求季节性增加,抢夺其他食用油市场份额

    由于我国今年棕榈油进口配额为260万吨,且进口顺利,上年进口数量在220万吨左右,预计今年进口总数量将达240万吨左右,我国棕榈油市场一直会给予满意的供给。目前,各地将会陆续进入夏收季节,气候温度也将会大幅度价格升高的同时,使得棕榈油用量膨胀增大、用途更广,食品生产和生活中替代其他食用油。因此,在影响国内棕榈油市场的主要因素——国际市场上棕榈油价格近期快速提高情况的支持下,将会使棕榈油价格有望回升。但是,国内24度棕榈油价格按目前高价位4900元/吨与二级豆油、二级菜籽油的目前平均价位5850元/吨和5900元/吨差距巨大,增大棕榈油消费,同时使豆油菜籽油的供给间接增大,形成区段时间的过剩态势,并推动食用油价格下跌。反之抑制国内棕榈油市场价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