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前因后果
一、生产商称涨价缘于原料价格上涨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引来了市场上一片猜疑。而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明年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从7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近20%,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我们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大豆油和以大豆为主原料的调和油占消费总量的四成以上,菜籽油、花生油定价都要看大豆油的脸色。如今大豆变脸了,油价也就跟着变。
二、专家称国际粮商操纵致我国食用油价大涨大跌
生产商的说法似乎很顺理成章,但实际情况是不是真的这样?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豆油涨价在预料之中,但是部分企业涨价6%——15%,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大豆油价格该不该涨,应看整个世界的大豆,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世界的大豆供给增长是16%,是大幅度增长。那为什么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在提高,但是中国的大豆油价格却涨了?针对这一点,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指出,“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洪则指出,“我国虽为食用油消费大国,但其定价权却在国际粮商手里”。 据悉,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买卖大多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已被跨国资本操纵。资料显示,在鲁花、金龙鱼等一些知名品牌背后,都浮现着外资的身影。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一半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巨头凭借资本和品牌等优势,从原料供应、期货贸易、生产加工到市场渠道等,对国内食用油基本实现全链条控制——受国际粮商全链条控制,对食用油定价缺乏话语权,这也是食用油价格上涨和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区别。
三、食用油价格上调难以拉动通货膨胀
食用油涨价是否会导致其他农产品涨价,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食用油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我国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明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比较小。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油菜子和大豆均获得丰收。其中,我国油菜子比去年增产11.6%,增幅创历史新高,总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国内大豆产量尽管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比前年增加200多万吨;国际上,全球大豆产量比去年增加4000万吨。虽然今后两个月是食用油消费旺季,但长期看原料供应充足,食用油价格很难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大豆价格进一步提高,国储大豆有望大量流入市场平抑价格,市场将相对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的油价上涨带动了国内豆价上涨,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豆积极性。
一周热点
- 2021-03-03美国作物保险价格预示今年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增加
- 2021-03-03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需要超过9000万英亩,牛市可能持续到2022年
- 2021-03-03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强劲,可能导致美国大豆供应极为紧张
- 2021-03-03StoneX调低2020/21年度巴西玉米产量预测值
- 2021-03-03巴西农户提前预售过多玉米和大豆,错失大涨行情
- 2021-03-03南美专家: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早播玉米单产令人失望
- 2021-03-03家园农业综合公司:巴西大大豆播种完成23.4%
- 2021-03-03收获耽搁造成巴西港口货轮排队数量创下历史最高
- 2021-03-032021年3月2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3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述评:大豆现货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