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棉价上涨支撑不足
进入二季度以来,为防止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物价上涨过快和通胀的发生,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对股市、期市以及房地产行业形成了明显打压。国内股市涨跌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社会市场经济活跃程度,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程度,而当前国内股市已持续3个月处于下跌趋势中,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明显受挫。商品期市也不例外,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跌的环境下,棉价虽然有现货市场供需偏紧的利好支撑,现货市场棉价较为坚挺,但郑棉期价总体呈现近强远弱格局,棉花期价整体难以独自走高。目前,同为纺织用料的PTA价格持续走低,其主力合约价格已下跌至7000元/吨一线,这也对郑棉走高形成一定制约。
此外,美国农业部6月底发布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美棉种植面积预计增加19%。目前,由于产区天气条件较好,美棉长势良好,丰产的预期正在增强。与此同时,国内新棉以及印度、巴西新棉种植面积稳定,新棉产量有望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后期棉价上涨形成打压。
整体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而国内宏观调控的加强又令大宗商品期价趋弱,加上全球及国内新棉产量预计乐观,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之际,后期棉价走高缺失足够的支撑。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占有出口优势,主要得益于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迟迟未升值,但这两大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一方面,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同步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着提高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后期纺织行业将明显感觉到劳动力成本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后国内外经济发展速度较为悬殊,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日俱增,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内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据了解,人民币升值5%将使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上升0.8%,而当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3%—5%,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更大。此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棉花进口将有所刺激,棉市供给偏紧的局面将有所缓解,纺织企业对外棉的采购将较为积极。由此可见,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纺织行业外销之路将逐步收窄。在纺织企业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的压力下,即使国内棉市供给短期偏紧,但棉价上涨仍较为困难。
库存基本保证供应,技术面上行压力增加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棉市商业库存总量为190万吨,其中内地棉市商业库存为101万吨,新疆棉市商业库存为(未出疆)89万吨。和往年同期商业库存相比,当前库存略有增加,加上后期国储棉仍会有少量抛售和进口棉的到港,如以国内棉市每月70万吨的消耗速度来推算,棉市库存足够支撑到新棉上市。因此,虽然现货供应偏紧,但也并非完全无棉可供。
从郑棉主力1101合约日K线图来看,技术上已隐约出现了“头肩顶”迹象,特别是MACD指标在多次顶背离后,死叉出现预示行情可能将要走向终结。近期,期价在16000—16500元/吨区间展开博弈,下档支撑16000元/吨如果跌破,随着基本面利空逐步配合可以看低至15000元/吨一线。
综合来看,当前郑棉近月合约较为坚挺,主要依赖于供需偏紧格局的存在,但新棉逐步上市将缓解供应紧张的压力,加上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较重、国内乃至全球经济环境整体仍处于调控期间,这决定了棉价中长期将以振荡下行为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