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如今,农民种植油菜的意愿越来越低,我们油企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湖南油脂集团盈成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华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湖南岳阳市岳阳县三江镇农民张大爷表示,今年村里很多农户都出外打工,不再种植油菜,自家的6亩地也都转为种植蔬菜。像这样的情况,在我国油菜籽主产区还有很多。
种植面积持续萎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油安全形势严峻,“多油并举”也成为当前政策的主要方向,以往过多依赖大豆榨油的局面正在改变,而油菜籽就在这一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中,将油菜籽纳入加大扶持力度的项目,并设立了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
但是几年过去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却并没有被调动起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并没有急剧增长,一些地区甚至呈逐年萎缩的趋势。
“农民种植油菜的成本过高,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利润都是最低的,谁还再种啊!”彭华无奈地表示。
彭华算了一笔账,若以油菜籽亩产230斤,国家临储价2.3元/斤计算,目前我国油菜籽毛收益为每亩448.5元,扣除种子、化肥、人工等平均投入316.2元,亩均净收入为212.8元。
“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农民如果播种小麦则亩净收益为319.6元,这还没有和其他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相比较。”彭华说,“由于机械化程度低,油菜种植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这也是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在鄂、湘、皖等可同时种植小麦的省份,2010年油菜同比种植面积下降了5.5%,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撂荒的现象。
产业亟待“加油”
“企业经营成本高,利润低,这严重地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一些中小企业陷入了不收购饿死,强力收购又因市场波动抗风险能力差而死的尴尬境地。”湖北省日月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启平说。
湖北省最大的菜籽油生产企业——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红星则表示,整体来看,我国油菜加工行业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精深加工整体水平低、增值率低,产业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
梁红星介绍,目前我国菜籽普遍采用的是高温长时加工工艺,油脂质量差,饼粕蛋白破坏高达50%以上,造成油菜资源的深层次浪费。另外,产品主要以一级油、四级油和菜籽粕为主,油脂过度精炼现象严重,加工过程消耗和成本偏高,加工增值率低。
“菜籽油加工的龙头企业实力普遍不强,没有出现像鲁花、金龙鱼等油料加工中的优势品牌,再加上民众对菜籽油的营养知识缺乏,企业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了菜籽油的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梁红星说。
对于我国油菜籽产业面临的挑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加工工程中心主任黄凤洪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油菜产业发展应该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结合,以产后增值带动产前增收,通过高品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动产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