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农业部1号文件部署,切实做好2018年畜牧业和饲料工业支撑服务工作,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制定了2018年工作要点。现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抓好落实、抓出实效,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18年工作要点
附件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1号文件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推进质量兴牧、绿色兴牧、品牌强牧,持续提升质量效益竞争力,持续加强体系改革创新,持续强化技术支撑与服务,推动畜牧业在现代农业进程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一、优化标准供给,推进质量兴牧
1.健全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安全、优质导向,健全饲料工业标准体系。围绕强制性国家标准,组织制修订一批饲料卫生指标、饲料中禁限用物质和药物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标准,以及一批重要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筑牢安全底线。研究制定宠物饲料卫生标准和标签标准。以养殖业源头减排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团体标准,规范引领饲料行业创新发展。全力做好《饲料卫生标准》等重要基础标准宣贯,提升行业质量安全水平。选择具有出口优势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外文版,推动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带动产品“走出去”。充分发挥国际饲料工业联合会成员单位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畜牧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体系专题研究,清理、废止与畜牧业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标准,优化畜牧业标准体系。重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草原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特性参数、粪肥还田利用等关键技术标准,着力解决畜牧业绿色发展标准支撑不力问题。制定完善畜禽养殖场环境、畜禽营养需要量等基础性标准,动态更新参数指标,为实施畜禽健康养殖提供支撑。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用标准引领畜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监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增强标准创新能力。加强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组建畜禽营养需要量工作组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组。
二、构建新型种养关系,推进绿色兴牧
3.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举办畜牧业现代化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和2018畜牧环保专题展览会。充分发挥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作用,扩大联盟服务领域,探索联盟实体化运作。以畜牧大县为重点,以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依托,组织联盟成员开展分区包片和驻县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总结推介整县推进的鲜活经验。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活动,创建一批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推介九大技术模式。加强科技攻关,组织开展沼液农田应用等技术研发,以土地承载力测算、养殖场碳资源管理等为重点,构建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平台。
4.全力推动实施粮改饲政策。协助编制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完成粮改饲1200万亩以上。实施精准化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调度掌握粮改饲进度。深化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督导检查,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做实见效。加强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制作《粮改饲项目管理与组织模式》宣传片,指导试点地区规范项目操作,巩固提高粮改饲效果。举办全国青贮玉米质量评鉴大赛,组织开展试点地区青贮玉米质量抽检,发布《全国青贮玉米白皮书》,编制《全株玉米青贮实用技术问答》。优化粮改饲品种结构,大力推广青贮玉米,因地制宜推广苜蓿、燕麦、饲用油菜、甜高粱等优质牧草。遴选推介粮改饲典型模式,提高种、管、收、贮、用技术水平。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收贮服务组织,提高优质饲草料商品化供应能力。
5.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完善草业统计指标,落实草业统计制度,编印草业统计资料,制定草业产值测算规范,编制草业经济报告,分析研判草业生产形势,为草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基因库、资源圃和区试站建设,推进草品种区域试验,审定一批优良牧草品种,编印《草业良种良法配套手册》,提高牧草良种化率。开展草业产品质量抽检,定点跟踪监测国产草种企业种子生产情况,及时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草种监督抽查结果。总结草牧业试点经验,提炼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模式,编制草牧业发展报告。加强牧草丰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发展人工种草。编印《草业生产实用技术》,推广草业和牧业融合发展技术,提高草牧产业一体化水平。
三、促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6.开展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指导编制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方案,制定示范牧场指标参数和评选标准,全力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以生猪、奶牛等为重点,兼顾其他畜(禽)种,2018年创建100家示范牧场。规范验收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各地做好示范创建工作。树立一批典型样板,提炼一批典型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养殖场现代化建设水平。
7.推动现代畜禽牧草种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开展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遴选及现场督导。以公猪站为纽带,推动建立种猪联合育种机制,推进全基因组选择,构建种猪分子育种平台,开展生猪区域性联合育种。指导加强优秀肉用种公牛选育,大力推广蛋种鸡自主培育品种,支持开展白羽肉鸡育种攻关,扩大核心种源自给率。组织制定水禽、蜂等遗传改良计划和马、蜂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种畜禽场数据库建设,实现《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数字化管理。指导畜禽种业联盟建设,鼓励、引导种畜禽企业整合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提升种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种畜优良个体登记,指导种畜拍卖健康发展,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广优良品种的新思路、新方法。实施种畜禽质量安全监测,指导企业提高种畜禽质量。继续开展畜禽地方品种动态监测、种质特性评价和遗传物质收集入库工作。加强牧草种质资源重点属种收集,规范完善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异地安全备份。加大资源向社会分发共享力度,推进种质创新利用。
8.创新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动建立家畜繁殖员职业准入制度,组织开展家畜繁殖员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深化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站示范创建,2018年再创建230个示范站。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合作共同组织开展“养殖书屋”建设活动,完善中国养殖技术服务云平台,提升基层站点的服务手段和质量。提炼推广适合中小养殖场户的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带动中小养殖户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化与阿里巴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让养殖场户搭上信息化快车,插上科技翅膀。
9.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创建。配合做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调研,为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撑。以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线,协助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创建,培育和遴选一批示范县、合作社和家庭牧场。开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监测评价,组织相关省区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完善项目措施,促进南方草山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发展。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10.促进特色畜牧业发展。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修订《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启动畜禽新品系评审。以生猪、家禽为重点,梳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进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推进畜禽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推介典型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宣传典型经验,营造大保护、大开发、大产业的格局。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开发特色畜产品和功能性服务,打造畜牧业新业态,扩大“精、特、美”产品供给,提升市场竞争力。
11.推动饲料工业与养殖业融合发展。组织开展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评审,做好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动态更新工作。配合推进药物饲料添加剂减量退出计划,推动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完善替代技术方案措施。宣贯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推动建立宠物饲料管理制度。鼓励饲料企业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促进产业链整合,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引导饲料企业为养殖场户提供技术、工艺、设施装备等专业化服务,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中小养殖户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加快提升散装饲料运输和技术支撑能力。研究制定《饲料企业诚信守则》,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举办2018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举行饲料发展论坛等活动,发挥好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服务能力。
12.实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产业扶贫。积极推进环京津贫困地区28个县的“万名农技人员进山上坝行动(养殖业)"、武陵山区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产业扶贫。帮扶隆化县发展肉牛产业,指导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作产业扶贫宣传片,巩固提升扶贫效果。继续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帮扶新疆巴楚县、于田县和特克斯县,西藏仲巴县和青海河南县实施产业扶贫,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动员协会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农业产业扶贫,挖掘、宣传和推介会员企业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和案例。
五、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奶业振兴
13.推动落实奶业振兴政策措施。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奶业振兴发展的文件精神,协助制定落实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做好文件精神宣贯工作,促进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推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研究制定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建设考核办法,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努力提高优质苜蓿自给率。
14.加强奶业种业创新。优化品种结构,以荷斯坦奶牛为重点,积极发展乳肉兼用牛、奶水牛等畜种。深入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遴选一批核心育种场,组建高产奶牛核心群,抓好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DHI标准物质制备等基础工作。配合实施优质奶牛种公牛培育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支持奶牛育种联盟发展,应用基因组选择等新技术,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提高种源质量和供种效率。
15.推动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奶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指导家庭牧场发展。运行维护好“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推广应用奶牛场物联网技术,提升奶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养殖企业通过订单收购、流转土地自种等形式,扩大奶牛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奶牛养殖提质增效。提炼推广产业化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农企一家、互利共赢。
16.积极引导乳制品消费。总结宣传奶业发展成效,展示国产乳制品良好品质,增强奶业发展信心。评选推介第二批休闲观光牧场,让消费者切身感受牛奶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提振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协助办好中国奶业20强峰会,推进民族奶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配合组织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奶酪校园推广行动等重大活动。加强奶业公益宣传,推广《奶业科普百问》,编辑出版奶酪图鉴,普及乳制品营养知识,培育良好消费习惯,倡导科学健康消费。
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构建生态屏障
17.完善草原保护制度。推进草原清查制度落实,初步完成268个牧区半牧区县的内业汇总分析和京津冀区域的外业清查工作,摸清草原底数。指导重点省区做好草原资产负债表编制,推动草原改革任务按期落实到位。修订草种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章,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衔接,提高草种管理水平。探索草原生态价值测算办法,开展生态价值调查和测算工作,为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18.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监测评价。开展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等重大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监测,编制项目监测报告,为掌握项目进展和建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草原生产力和牧草返青遥感分析评价,编制草原生产力和牧草返青报告,为了解草原生态变化、引导草原合理化利用提供决策指导。加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益评价规范(试行)》应用和牧户信息管理培训,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效益评价等工作,提升效益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编制补奖政策草畜平衡评价规范,组织实施草畜平衡评价工作,促进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编印《草原生态实用技术》,推广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科学化。
19.加大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力度。组织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能力。加强草原生物灾害预测预报,发布监测预警报告,提高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控督导检查和应急值班,制定落实绿色防控计划和微生物治蝗试验方案,完成全年防治任务,进一步提高生物防治和生态治理比例。继续实施“石渠县草原鼠害综合治理项目”,阻断包虫病中间宿主传播途径,实现鼠害防治和包虫病治理工作双丰收。组织开展人工草地病虫害调查,初步摸清主要病虫害发生与危害底数。推广黑土滩和毒害草治理技术模式,提高草原生物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七、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筑牢牧业振兴根基
20.加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统计监测。完善“监测一分析一预警”一体化平台,推动数据共建共享。协助规范统计监测类报表制度,推动监管监测制度融合。启动饲料企业生产数据月度全口径监测,提高动态监测精准化水平。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据采集,提高采集效率和数据精准性。举办统计人员培训,配合开展监测点调换、数据核查和绩效考评,确保数据质量。编印《2017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和2018年展望报告》,出版畜牧、饲料统计资料和年鉴。加强信息分析和研判,定期参加产业形势会商,及时完成畜牧业形势分析月报,多渠道发布统计监测信息,指导服务养殖场户,促进产业平稳运行。
21.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代码:实现“一场一码”,为监管监测一体化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动态管理,开发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完善备案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绩效考评等模块功能。落实《畜牧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方案》要求,完善畜牧业统一单点登陆系统和畜牧业中心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与农业部平台、兽医业务系统有效对接,促进畜牧业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组织制定《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规划》,启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畜牧业子平台、草原子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子平台功能,提升技术支撑和服务的信息化、精准化水平。建设“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门户网站和畜牧业舆情监测信息服务系统。
22.开展行业发展重点问题研究。紧紧围绕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现代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国外畜禽种业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铜锌减量技术、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草业产值、草原生态价值、畜牧业信息采集规范及指标体系标准化等专题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前瞻性、创新性、指导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创设和增加制度供给提供依据。
23.强化宣传引导。紧紧围绕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心工作,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中国畜牧兽医报》等媒体合作,挖掘好模式、好经验、好典型,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正面引导,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唱响现代化主旋律,讲好畜牧业’转型升级故事,为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24.加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作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抓好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农业部1号文件有关畜牧、饲料、草原和奶业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要在落实、深入、精准和创新上下功夫,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